相关习题
 0  3829  3837  3843  3847  3853  3855  3859  3865  3867  3873  3879  3883  3885  3889  3895  3897  3903  3907  3909  3913  3915  3919  3921  3923  3924  3925  3927  3928  3929  3931  3933  3937  3939  3943  3945  3949  3955  3957  3963  3967  3969  3973  3979  3985  3987  3993  3997  3999  4005  4009  4015  4023  133493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读图,回答问题:

①A地各月气温都在________℃以上,气温年较差最________,属于________带.
②B地年温差约为________℃.
③A、B、C三地都位于________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南半球,甲乙位于同一经度,乙地有阳光直射现象,甲地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则甲地可能位于乙地的


  1. A.
    正东方向
  2. B.
    正西方向
  3. C.
    正南方向
  4. D.
    正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下列诗句,能证明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1. A.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长歌行》
  2.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3. C.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
  4. D.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读长沙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沙市东与______省相邻;长沙市所辖县(市)中位于最西部的是______县.
(2)经过长沙市的最大河流是______;在长沙市与京广线相交的铁路是______线.
(3)写出下列两个旅游景点所在的县(市):
  杨开慧故居:______;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陆地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1. A.
    亚洲
  2. B.
    北美洲
  3. C.
    非洲
  4. D.
    南极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诗句和谚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1. A.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指的是我国四大牧场之一的内蒙古牧场的景观
  2. B.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反映的是北方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
  3.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4. D.
    “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河流①、②一年中汛期来得较早的是______,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点是③、④、⑤中的______(以上均填数码).
(2)湖南省境内的粮食集中产区是⑥、⑦中的______,(填数码)山脉⑧的走向呈______
走向,山脉⑨西侧的省(区)是______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以下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我家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可开发成梯田,种植粮食作物
  2. B.
    我家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地肥沃,是重要的产区
  3. C.
    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水热条件好,可一年三熟
  4. D.
    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人,沿0°和180°经线同时从北极出发向南,发生


  1. A.
    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等距离
  2. B.
    他们会在南极相遇
  3. C.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4万千米
  4. D.
    他们还会回到北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我国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1. A.
    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 B.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3. C.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
  4. D.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台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