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109  46117  46123  46127  46133  46135  46139  46145  46147  46153  46159  46163  46165  46169  46175  46177  46183  46187  46189  46193  46195  46199  46201  46203  46204  46205  46207  46208  46209  46211  46213  46217  46219  46223  46225  46229  46235  46237  46243  46247  46249  46253  46259  46265  46267  46273  46277  46279  46285  46289  46295  46303  133493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初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我国优越地理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D.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小部分在温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初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 D.文莱、菲律宾、日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初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民俗活动与对应的民族关联错误的是( )

A.泼水节——朝鲜族 B.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C.晒佛节——藏族 D.端午节赛龙舟——汉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初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上题中提到的三个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西北和东北部 B.南方地区

C.东北和西北、西南部 D.西部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初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黄河河道,出现在( )

A.黄河的上游 B.黄河的中游

C.黄河的下游 D.黄河的下游和中游

2.形成该图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A.黄河上游的梯级开发 B.东北林区森林的砍伐

C.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D.内蒙古高原的过度放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初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日用商品 B.工业用品

C.水资源 D.粮食作物

2.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行为是( )

A.购物时向商场索取购物袋

B.节日向朋友邮寄纸质贺卡

C.节约用电,做到随手关灯,人走灯灭

D.注意卫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初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漫画《手下留情》筷子一次性,树木难安宁,劝君手留情,护绿记心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初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采取的态度是( )

①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要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要可持续使用 ④我国资源人均量少,应节约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初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C.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D.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初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漫画“鲸吞农田”,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住房占用耕地 B.水资源枯竭

C.大气污染严重 D.全球气候变暖

2.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跨流域调水 ③保护耕地 ④垃圾分类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