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5.( 2014湖北孝感月考,15, ★☆☆) 青藏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
A. 青稞、油菜、长绒棉
B. 葡萄、哈密瓜、荔枝
C. 玉米、大豆、高粱
D. 青稞、小麦、豌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4.( 2014湖北孝感月考,14, ★☆☆) 右图居民往往只穿一只袖子( )
A.那里人们生活贫困,少一只袖子可以省钱
B.人们喜欢穿一只袖子的衣服
C. 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温度高时,脱下一只袖子散热,温度低时,穿上那只袖子保暖
D. —只袖子的衣服穿起来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三年模拟全练
读我国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分布图,回答1—3题。
1.( 2015河南郑州期末,20, ★★☆) 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 ( )
A .由西向东递减 B. 由东向西递减
C. 由北向南递减 D. 由南向北递减
2.( 2015河南郑州期末,21 图示灌溉农业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
A. 光照 B. 热量 C. 降水 D. 土壤
3.( 2015河南郑州期末,22, ★★☆) 河套平原发展灌溉农业的水源主要来自 ( )
A. 降水 B. 河水
C. 高山冰雪融水 D. 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8. 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不懈努力,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请你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读下图和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 根据图上的编号填出相应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① ,② ,③ 。
(2)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在1978—1998年,东部和西部
GDP(国内生产总值) 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 。东部和西部人均GDP的变化是 。
(3) 西部大开发重点是依托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在开发西北地区时应以
铁路干线为重点,该铁路干线将西部的几个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串起来,它们分别是 、 、 。该线西段已与 (国家名称) 中亚铁路接轨通到西欧。
(4) 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计划中铁路进藏有青藏、川藏等方案,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 ,川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 。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 。
(5)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 ( )
A. 缺氧、冻土 B. 太阳辐射、地震
C. 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 .云雾多、滑坡
(6) 在西部大开发的能源建设中,除西气东输工程外,还有 工程,该工程的建设,受益的不仅是东部地区,对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方面的好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6. 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在青藏高原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 )
A. 长江、乌江、黄河
B. 长江、澜沧江、黄河
C. 塔里木河、黄河、通天河
D. 怒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2015四川宜宾中考) 关于兰新铁路途经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途经我国地势第三阶梯
B. 途经地区森林广布,河湖众多
C. 途经地区能看见古老水利工程——坎儿井
D. 沿线易发生台风,洪涝等灾害
4.(2015四川宜宾中考) 决定兰新高铁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 气候 B. 科技 C. 经济 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基础闯关全练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 该地建筑物为平顶,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力大 B. 气温高 C. 日照强 D. 降水少
2. 这类传统民居最可能出现在 ( )
A. 广东 B. 云南 C. 浙江 D. 新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5.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 、 和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仅占全国的 左右。其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
6. 本区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 、 等都发源于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如 、 、 等。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 地带,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 、 、 等。本区还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 、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探究创新全练
(2015福建三明中考) 图5-3 -16是西北地区略图,图5-3-17是塔里木盆地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 西北地区一半以上的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且蒸发量大,因此, 成为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该区域的自然景观从①—②—③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 塔里木盆地地处天山山脉和 山脉之间。该地城镇及交通线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部位) 。
(3)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 油气田,东至上海,该工程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等。(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