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1. 标出大兴安岭、秦岭、淮河、渤海、黄海。归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完成图中方框(1) 。
2. 标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归纳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完成图中方框(2) 。
3. 总结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完成图中方框(3)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2. 读图6-1-6,回答下列问题。
(1) 从三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曲线可以看出:三个城市最低气温都出现在 月,最高气温都出现在 月。
(2) 从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变化可以看出:降水较多的季节是 季,降水较少的季节是季。
(3) 三个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市,该城市冬季气温比其他两个城市低的原因: 。
(4) 三个城市的气候特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1. 读图获取信息,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读中国部 分区域示意图,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对的 打“√”,错的打“X”。)
(1) 图示区域包括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跨晋、陕、甘、鲁等省级行政区域。 ()
(2) 太行山脉以东地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 ()
(3) 山西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崎岖,沟壑纵横。()
(4) 初春季节,图中河流山东段易出现凌汛。()
(5) 图示区域位于北方地区,煤、石油、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
(6) 从西安沿陇海铁路线到连云港,经过亚热带和暖温带。 ()
(7) 青岛、连云港都濒临渤海。 ()
(8) 图中区域大致位于长城和秦岭之间。()
(9) 图中区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花生、棉花。()
(10) 图中铁路线“十”字交叉处的A城市是徐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它 东临渤海、黄海,西接西北内陆地区。
(1) ①是 山脉,以西是 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以东是 平原,主要由② 河冲积而成,海河、淮河等也起了重要細。
(2) 本地区大部分位于 (温度带) ,粮食作物以 为主。
(3) 河流③是 ,该河以北属于干湿地区中的 区。
(4) 本地区水资源 ,为此,我国实施了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山东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7〜8题。
7. 济南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8. 济南春季(3—5月) 的气温或降水变化特点是()
A. 降水较少 B.气温达到最高
C. 气温下降 D. 降水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北方地区略图,回答1〜6题。
1. 该区域东部濒临的海洋是 ()
A. 渤海、黄海 B. 渤海、东海
C. 东海、南海 D. 黄海、南海
2. 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东北平原
3. 甲地的土壤是 ()
A. 红壤 B. 黄土
C. 黑土 D. 棕色土
4. 以下省级行政区域几乎全部位于该区域的是()
A.苏、湘、豫 B. 鲁、台、
C. 黑、吉、辽 D. 琼、闽、鄂
5. 与乙界线最接近的山脉、河流是 ()
A. 大兴安岭、黑龙江 B. 太行山脉、海河
C. 秦岭、淮河 D. 长白山脉、黄河
6. 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
A. 小麦、棉花、甘蔗
B. 小麦、玉米、谷子
C. 水稻、油菜、甘蔗
D. 谷子、青稞、甜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 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1) 归纳原因春季气温 ,降水 ,蒸发量增大;春季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 。
(2) 影响:农作物生长受到抑制,产量 。
(3) 思考: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教科书图6. 3、图6. 6〜图6.8,完成下列要求。
1.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1) 北方地区 (地形类型) 广阔,土壤肥沃,耕地多为 ,是我国重要的 农业区。
(2) 农作物:粮食作物有 、 、谷子等;经济作物有甜菜、 、 等。
(3)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 (填“多”或“少”) ,且集中于季,灌溉水源不足,严重。从长远来看,发展 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⑷太行山东麓,发育J 一系列的 。这里光热充足,土壤 ,灌溉 ,自古就是北平原重要的农耕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 总结北方地区的气候
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 带和中温带,大部分位于 (干湿地区) ,降水季节分配 ,主要集中于 季,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
4. 北方地区的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