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该表为七大洲面积资料,根据表格,下列有关各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大洲代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面积: 万平方千米 | 4400 | 1000 | 2400 | 900 | 1800 | 3000 | 1400 |
A.①大洲跨经度最多
B.③大洲临接四个大洋
C.赤道穿过⑤大洲的中部
D.⑦大洲淡水资源最丰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消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现象能说明海陆在不断变迁的是( )
A.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
B.两极冰川在不断融化,将会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
C.我国东海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发生6.3级地震,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D.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交界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表形态的变化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
B.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造成的结果
D.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可能触发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至②时,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直射 .
(2)当地球公转到④时,为每年的 (日期)前后,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现象,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此后,南半球的白天将会变得 .
(3)读图2,该日地球位于图1所示公转轨道中的 (数码)位置.
(4)读图2,泉州(24°55’N,118°34’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发现,在正午阳光照射下,树影朝向偏 (北或南),一年中当正午树影最长时,泉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甲处地形部位是 .
(2)图中A点的海拔是 米.
(3)沿AB线路爬到山项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坡度较陡的线路是 (AB线路或CD线路)原因是 .
(4)只考虑地形因素,在图中找出最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位置,并画一条线段.
(5)图上BD之间水平直线距离大约是 米.
(6)此地形图等高线的等高距是 米,那么此山最高峰海拔大致范围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代表南半球的是 .
(2)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大洲:A 、C 、E .
大洋:① 、② 、③ .
(3)假如A与C代表某一固定地点的位置,那么C点在A点的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是 板块,乙是 板块,丙是 板块.
(2)C是 海,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将会不断 (缩小或扩大).
(3)D是 海,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将会不断 (缩小或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年北京课改版初二下17.2世界的环境问题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 )
A.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B.完全没有战争的世界
C.没有竞争的世界
D.使用统一货币的世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