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6届广东省阳江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如图中丁区域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湿润 C.高寒 D.春旱
2.关于甲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稻田遍野甘蔗甜 B.青稞糌耙酥油香
C.长绒棉白瓜果甜 D.旱地麦浪苹果香
3.关于北方地区的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B.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
C.太行山将黄土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D.长白山将黑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
4.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和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这说明我国( )
A.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
B.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C.东部地区降水丰沛
D.气候复杂多样,使多种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
5.我国北方最缺水的农耕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山东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广东省阳江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往西①﹣﹣③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荒漠一草原﹣荒漠草原 B.荒漠﹣荒漠草原一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2.下列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 一年一熟 B.华北平原两年三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年两熟 D.珠江三角洲一年三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广东省阳江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我们这里的冬天滴水成冰,呵气成霜;夏天农作物茁壮成长,大地笼罩“青纱帐”,一片新绿.
乙:我们那里放眼望去,是茫茫的草原,到处牛羊成群.
甲和乙分别所在的地区是( )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考点: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广东省阳江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广东省阳江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广东省阳江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我的家乡地形平坦,一望无垠,水草丰茂,以生产三河牛和三河马而闻名.”这是小敏对家乡的描述.猜一猜小敏的家乡在图中的哪个区域( )
A.甲 B.乙 C.丙 D.丁
2.我国北方地区居民屋顶坡度小,墙体较厚,形成这样特点的主要原( )
A.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B.当地的政策法规
C.当地的气候条件 D.当地的地形地势
3.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水田,以种植水稻和油菜为主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和甜菜为主
C.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D.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熟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下列叙述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①农田以旱田为主
②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③赛龙舟为传统的运动项目
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广东省阳江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多年平均雪期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由南向北雪期变长﹣﹣海陆位置
B.由南向北雪期变长﹣﹣纬度因素
C.由南向北雪期变短﹣﹣地形因素
D.由南向北雪期变短﹣﹣海陆位置
2.关于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红土广布,土壤肥沃
C.每年春秋季节农业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
3.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的是( )
A.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科技力量雄厚 D.重工业基础好
4.关于东北三省地形,气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B.“林海雪原”
C.“沃野千里” D.“沟壑纵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