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4170  74178  74184  74188  74194  74196  74200  74206  74208  74214  74220  74224  74226  74230  74236  74238  74244  74248  74250  74254  74256  74260  74262  74264  74265  74266  74268  74269  74270  74272  74274  74278  74280  74284  74286  74290  74296  74298  74304  74308  74310  74314  74320  74326  74328  74334  74338  74340  74346  74350  74356  74364  133493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我们把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所划分的空间范围称为地理区域.同一地点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可能属于多个地理区域.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B.其划分仅考虑自然地理这一因素
C.各大地理区域内仍有差异D.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于青藏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中《巴黎协定》的通过,展示了各国对发展绿低碳色
经济的明确承诺,向世界发出了清晰而强烈的信号: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是人类未来发展的不二选择,绿色低碳成为未来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离理念.

(1)A、B、C三地都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D地所在的大洲为南极洲,由于纬度较高,气候终年寒冷.
(2)A、B、C三地中降水最少的是B,原因是在A、B、C三地中,只有B地位于内陆,由于B地距海较远,受海洋的影响最小,所以降水最少.
(3)F地纬度较低,但F地的气候特点却是终年低温.这是由于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
(4)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的气候类型均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我省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学校开阔的操场中央立一根竹竿,观察“二分日”、”、“二至日”日出时刻、正午时刻和日落时刻竹竿影子的变化规律.下面是同学们根据观察结果绘制成的示意图.
     (1)A、B、C三幅图中,正午竹竿的影子都指向正北方,这说明正午太阳位于观旗杆的正南方的天空上.
(2)根据太阳升起、落下的方位和日出日落时的时间判断:当出现B图所示情况时,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这一天的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3)当太阳直射在右上图丙地所在的纬线时,在A、B、C三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日日出日落方位和正午竹竿影子情况的是A图.同学们冒着酷暑绘制的是C图.
(4)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早迎来2016年1月1日的是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72米高的孔子像位于孔子诞生地尼山南部山麓,坐北朝南,面向孔子湖,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孔子铜质塑像,也是尼山圣境地 标志性景点.
(1)图中山峰E与D地的相对高度为260米,孔子像所在的地形部位是山脊.
(2)智源溪的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
(3)在BA和CA两条登山路线中,BA路线相对容易攀爬,比较省力.判断的依据是BA处的等高线比CA处的等高线稀疏,所以BA路线的坡度比CA路线的小,容易攀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对于聚落的发展,我们应持的观点是(  )
A.改善居住环境,发展新聚落,代替所有老聚落
B.城市里年代久远的民居,一律拆除,农村的则相反
C.在发展新聚落的同时,保护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D.传统民居代表特定时期的经济、文化等特点,一律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城市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甲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闷热潮湿B.位置偏远C.内陆干旱D.气候寒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半球和纬度的组合是(  )
A.北半球、中低纬度B.西半球、中低纬度
C.南半球、中高纬度’D.北半球、中高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若上题中四点分别代表不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情况.其中最符合欧洲众多国家人口增长情况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