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6427  76435  76441  76445  76451  76453  76457  76463  76465  76471  76477  76481  76483  76487  76493  76495  76501  76505  76507  76511  76513  76517  76519  76521  76522  76523  76525  76526  76527  76529  76531  76535  76537  76541  76543  76547  76553  76555  76561  76565  76567  76571  76577  76583  76585  76591  76595  76597  76603  76607  76613  76621  133493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地区中,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的是(  )
A.欧洲、非洲北部B.亚洲东部、非洲北部
C.欧洲、非洲南部D.欧洲南部、非洲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B.汉语C.俄语D.西班牙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世界最高山峰(海拔8 844.43米)与世界大陆最低处(海拔-400米)的相对高度是(  )
A.8 844.43 mB.9 244.43 mC.8 444.43 mD.9 004.43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欧洲北部北极圈以内地区人们一天24小时可以看到太阳时,南极地区可能是(  )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读“某地等高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得到海拔是600米,B处的海拔在800米以上.
(2)B处的地形部位是鞍部.
(3)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③(填数码).
(4)图中甲、乙是两处村落,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西北方向;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6厘米,那么,它们的实地距离是120千米.
(5)甲、乙两村落中,将来更有可能演变成为城市聚落的是乙,判断理由是乙村落处地形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13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B框内容为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经济作物是大豆,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2)在图中描画出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区的界线、描画出南北方分界线.
(3)据图中信息,描述我国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布形状,并简析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的形成原因.
(4)我国疆域辽阔,却实施着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试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区域划分.读下如资料,认识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

(1)我国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说出“中国四大区域简图”中A、B、C三条界线,分别与“我国几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的哪条线的分布最为接近?
(3)列表比较甲和乙所在地区的地理差异.
比较项目甲区域特点乙区域特点
自然植被要素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人文(农田类型)要素旱地水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读中国地形图示意图,回答:
(1)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泰州位于我国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2)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气候最湿润的四川盆地.
(3)字母A、B所示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中,山脉A东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填黑或红)土地”;山脉B的名称是太行山.
(4)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所在的海域是东海.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5)山脉G名称是秦岭,它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马六甲海峡航线”示意图,读后回答:
(1)①苏门答腊岛   ②马来半岛
(2)A、亚洲   B、非洲  C、印度洋   D、太平洋
(3)E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干燥.最短缺的是水资源.
(4)该区域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椰子(任举2例)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5)填出西亚石油输往日本的运输路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6)对日本来说,马六甲海峡航线成为“海上生命线”,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各题
材料一:2015年6月1日,因受局地突发性强对流灾害天气影响,在湖北省监利县长江河段,刮起风力达12级的龙卷风,导致载客456人的“东方之星”客轮翻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事故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于6月2日亲临现场坐阵指挥搜救工作.
材料二:长江流域示意图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1)写出“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故所在省区湖北省的简称鄂.
(2)为搜救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最大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必要时调小泄洪量,从长江流域示意图看,监利县位于长江的中游河段(“上游”或“中游”或“下游”).
(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A为西北地区,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
(4)B、D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山脉)、淮河(河流)一线.
(5)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