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云南省大理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的特大地震,地震导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污染事故,核辐射的影响到现在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A.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C.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D.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大理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在这一天,我国的中小学生都要进行防震演练。当地震来临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应迅速撤到空旷地
B. 当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
C. 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
D. 当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应立即破窗,跳楼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大理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B. 乙地区石油储量丰富,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区
C. 丁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少雨
D. 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2.图中甲地区旅游业繁荣,下列旅游项目或景区不属于该地区的是( )
A. 登山滑雪 B. 埃菲尔铁塔 C. 古罗马斗兽场 D. 热带风光
3.目前,图中丙地区依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下列关于导致丙地区贫困原因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 目前的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商品交换
B. 该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C. 该地区长期遭受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结构
D. 该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大理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的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 《南极条约》规定南极仅用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性质的活动,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C. 南极地区的常住居民是因纽特人
D. 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企鹅和北极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大理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有甲、乙、丙、丁四个中国商人分别带上自己生产的产品到俄罗斯参加产品订货会。下列收到订单最少的商人可能是( )
A. 甲商人的产品是服装 B. 乙商人的产品是飞机
C. 丙商人的产品是食品 D. 丁商人的产品是儿童玩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大理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点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大理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春联“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和“沃野龙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分别反映的是下面哪两个省区(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大理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地势特征对我国影响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B. 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
C. 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水能 D. 有利于形成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2.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 B. 纬度高 C. 距离海洋远 D. 受冬季风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大理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各水文站的含沙量数据可知,含沙量增加最大的河段是( )
A. 源头——兰州 B. 兰州——河口
C. 河口——陕县 D. 陕县——入海口
2.该河段含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B. 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
C. 工业发展快,土壤污染严重 D. 建设用地增多,耕地面积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