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C所在地区是马来半岛
B. 海峡A 处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
C. 日本把海峡A称之为“海上生命线”
D. B所在的岛屿是苏门答腊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到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时 B. 印度盛行西南季风时
C. 我国学生过暑假生活时 D. 我们这里气温最高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人口、粮食、环境”问题,这是哪个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
A. 欧洲西部 B. 中东地区 C. 撒哈拉以南非洲 D. 东南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玛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 ( )
A. 欧洲西部的热带沙漠中
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热带草原上
C. 亚马孙河的热带雨林地区
D. 亚洲内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区域中,制造业最发达的是: ( )
A. 东南亚 B. 欧洲西部 C. 中东地区 D. 撒哈拉以南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是南极的主人,我有流线型的躯体,人家说我像身穿白衬衫,黑燕尾服的绅士。 我经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为了抵御严寒,我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层。”材料中的“我”是( )
A. 北极熊 B. 袋鼠 C. 大象 D. 企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域名称:A B 。
(2)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欧洲西部的纬度位置的特点。
(3)根据图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
(4)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在欧洲人的餐桌上经常看见乳畜产品,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该地区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5)下列旅游景点和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
A、伦敦塔桥—法国 B、埃菲尔铁塔—德国 C、雅典巴特农神庙—比利时 D、风车—荷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该地终年 ,高架屋具有良好的 功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2)我国某公司计划于某国合作在A地开挖一条运河,试说明开挖该运河的意义 。
(3)乙地适应种植水稻的气候条件是 ,该国居民以 人种为主。
(4)丙、丁所在国的农业别具特色,该地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的原因是 ,本地农业代表性的植物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油轮从波斯湾出发,依次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最后到达西欧,其中霍尔木兹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上通道,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说明该通道的重要性?
(2)为什么中东地区冲突不断 。
(3)在欧洲西部能欣赏到美丽峡湾风光的国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美国被称为“龙卷风之乡”,美国中部平均每年形成1000多次龙卷风,有“龙卷风走廊”之称。每年春夏,当来自落基山脉的干冷空寂经过这一走廊时,与来自墨西哥湾沿岸的潮湿空气相遇,龙卷风便形成了。
(1)资料一中描述的美国龙卷风走廊位于美国的 (地形区)。
(2)2014年第二十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举行,图中代表圣保罗的是 。
(3)美国农业具有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点,五大湖附近的主要农业带是 ,巴西的 、
等作物产量居世界首位。
(4)美国五大湖地区和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都是本国重要的工业区,试分析两地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共同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