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所在盆地被称为“干旱的宝地”,资源丰富,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国家实施了工程。一线工程西起轮南,东至上海,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作用。
(2)B所在省区的居民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发明了这种引水工程,并长期为绿洲居民利用。
(3)图中A山脉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地区。该区域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形成这种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纬度位置)。
(4)被称为“黑土地”的是(A、B、甲、乙)所在的地区,本区气候冷湿,冬季雪期长,受其影响,本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
(5)理解分析表中信息,图中信息是造成东北三省成为因素之一。
A、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B、“林海雪原”、“白山黑水”
C、提供商品粮最多的地区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民居的名称是________,这种特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建造这种民居主要是利用()
A.风俗习惯B.地表形态C.土壤性质D.降水特点
(3)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治理该地区环境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继长江、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1)A是______工业基地,B是_______市,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赛区。
(2)______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工程是_____。
(3)利用图中信息从交通和资源方面分析天津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4)图中经过我们德州的主要铁路干线是____和石德线,德州的主要地形为_____,我们饮用的黄河水(自来水)主要来自德州最大的水库丁东水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为青海省的发展绘就了蓝图。读图9“青海省资料图”,完成下列要求。
(1)青海省地形以和为主,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
(2)湟水谷地是青海省主要的种植业区,该谷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3)近年来山东青岛等地把盐化工产业转移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原因是该地发展盐化工产业的。
(4)A地附近建设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2016-2017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号称“地球之巅”的( )
A. 厄尔布鲁士峰 B. 乞力马扎罗峰 C. 珠穆朗玛峰 D. 阿空加瓜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2016-2017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拉丁美洲是指( )
A. 美国以南的美洲 B. 巴拿马以南的美洲 C. 南美洲 D. 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2016-2017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 )。
A. 自南向北流 B. 自东向西流
C. 自东南向西北流D.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
2.亚洲大河流向和分布的特点,说明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 )
A. 中部高,四周低 B. 东南高,西北低
C. 南部高,北部低 D. 东西高,中部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