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几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的家乡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作,却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B. 我家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生产区
C. 我家在东北平原,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一年可以种植三季庄稼
D. 我家在新疆,这里绿洲农业发达,瓜果香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山区地形崎岖,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林业,故不符合题意;B、内蒙古高原草场广布,草质优良,适合发展畜牧业,故不符合题意;C、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但该地区不种植甘蔗,故不符合题意;D、新疆的农业是典型的绿洲农业,昼夜温差大,瓜果特别甜,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1
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 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 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 地热资源丰富 D. 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青藏地区,其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选项A正确;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选项B正确;因为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热资源丰富,与高寒无关,选项C错误;青藏地区城镇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选项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2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 壮族 C. 汉族 D. 维吾尔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3
如图中甲、乙两条大河注人的海洋分别是( )
A. 甲注入东海、乙注入南海 B. 甲注入黄海、乙注入渤海
C. 甲注入渤海、乙注入东海 D. 甲注入南海、乙注入渤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 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 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 地热资源丰富 D. 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青藏地区,其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选项A正确;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选项B正确;因为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热资源丰富,与高寒无关,选项C错误;青藏地区城镇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选项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2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 壮族 C. 汉族 D. 维吾尔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3
如图中甲、乙两条大河注人的海洋分别是( )
A. 甲注入东海、乙注入南海 B. 甲注入黄海、乙注入渤海
C. 甲注入渤海、乙注入东海 D. 甲注入南海、乙注入渤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并在阶梯的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能。据图可知:甲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乙是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4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 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 广西、广东、云南、台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 壮族 C. 汉族 D. 维吾尔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3
如图中甲、乙两条大河注人的海洋分别是( )
A. 甲注入东海、乙注入南海 B. 甲注入黄海、乙注入渤海
C. 甲注入渤海、乙注入东海 D. 甲注入南海、乙注入渤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并在阶梯的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能。据图可知:甲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乙是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4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 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 广西、广东、云南、台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省区.故选:B
考点: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5
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A. 土壤肥沃 B. 雨热同期 C. 地形复杂 D. 气候复杂多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 壮族 C. 汉族 D. 维吾尔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3
如图中甲、乙两条大河注人的海洋分别是( )
A. 甲注入东海、乙注入南海 B. 甲注入黄海、乙注入渤海
C. 甲注入渤海、乙注入东海 D. 甲注入南海、乙注入渤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并在阶梯的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能。据图可知:甲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乙是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4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 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 广西、广东、云南、台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省区.故选:B
考点: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5
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A. 土壤肥沃 B. 雨热同期 C. 地形复杂 D. 气候复杂多样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
【解析】
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比大多数国家偏北,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与农业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6
下列河流中,冬季不结冰的是()
A. 黑龙江 B. 辽河 C. 黄河 D. 珠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中甲、乙两条大河注人的海洋分别是( )
A. 甲注入东海、乙注入南海 B. 甲注入黄海、乙注入渤海
C. 甲注入渤海、乙注入东海 D. 甲注入南海、乙注入渤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并在阶梯的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能。据图可知:甲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乙是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4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 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 广西、广东、云南、台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省区.故选:B
考点: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5
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A. 土壤肥沃 B. 雨热同期 C. 地形复杂 D. 气候复杂多样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
【解析】
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比大多数国家偏北,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与农业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6
下列河流中,冬季不结冰的是()
A. 黑龙江 B. 辽河 C. 黄河 D. 珠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河流冬季有误结冰期的分界线.
【解析】
黑龙江、辽河和黄河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冬季有结冰现象,珠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冬季不结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河流有无结冰期现象的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7
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
A. 沪 B. 津 C. 京 D. 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中甲、乙两条大河注人的海洋分别是( )
A. 甲注入东海、乙注入南海 B. 甲注入黄海、乙注入渤海
C. 甲注入渤海、乙注入东海 D. 甲注入南海、乙注入渤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并在阶梯的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能。据图可知:甲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乙是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4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 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 广西、广东、云南、台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省区.故选:B
考点: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5
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A. 土壤肥沃 B. 雨热同期 C. 地形复杂 D. 气候复杂多样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
【解析】
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比大多数国家偏北,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与农业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6
下列河流中,冬季不结冰的是()
A. 黑龙江 B. 辽河 C. 黄河 D. 珠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河流冬季有误结冰期的分界线.
【解析】
黑龙江、辽河和黄河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冬季有结冰现象,珠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冬季不结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河流有无结冰期现象的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7
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
A. 沪 B. 津 C. 京 D. 渝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小的上海市,面积最大的是重庆市,简称“渝”,重庆也是最年轻的直辖市,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直辖市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8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下面的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是你能做到的( )
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④直接参与生产建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 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 广西、广东、云南、台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省区.故选:B
考点: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5
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A. 土壤肥沃 B. 雨热同期 C. 地形复杂 D. 气候复杂多样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
【解析】
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比大多数国家偏北,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与农业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6
下列河流中,冬季不结冰的是()
A. 黑龙江 B. 辽河 C. 黄河 D. 珠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河流冬季有误结冰期的分界线.
【解析】
黑龙江、辽河和黄河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冬季有结冰现象,珠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冬季不结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河流有无结冰期现象的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7
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
A. 沪 B. 津 C. 京 D. 渝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小的上海市,面积最大的是重庆市,简称“渝”,重庆也是最年轻的直辖市,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直辖市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8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下面的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是你能做到的( )
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④直接参与生产建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活中只要注意,就能很好地做好.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这种做法过于极端.④我们现在是学生,以学习为主.
故选:D.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9
请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
⑴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________________;
⑵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_________________;
⑶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_________;
⑷河湖众多的水乡________________。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A. 土壤肥沃 B. 雨热同期 C. 地形复杂 D. 气候复杂多样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
【解析】
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比大多数国家偏北,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与农业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6
下列河流中,冬季不结冰的是()
A. 黑龙江 B. 辽河 C. 黄河 D. 珠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河流冬季有误结冰期的分界线.
【解析】
黑龙江、辽河和黄河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冬季有结冰现象,珠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冬季不结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河流有无结冰期现象的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7
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
A. 沪 B. 津 C. 京 D. 渝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小的上海市,面积最大的是重庆市,简称“渝”,重庆也是最年轻的直辖市,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直辖市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8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下面的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是你能做到的( )
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④直接参与生产建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活中只要注意,就能很好地做好.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这种做法过于极端.④我们现在是学生,以学习为主.
故选:D.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9
请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
⑴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________________;
⑵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_________________;
⑶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_________;
⑷河湖众多的水乡________________。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答案】⑴林业 ⑵种植业 ⑶畜牧业 ⑷渔业 因地制宜
【解析】试题分析:(1)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适合林业生产,有利水土保持;(2)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适合种植业生产,有利于灌溉与耕种;(3)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适合牧草的生长,适合畜牧业生产;(4)河湖众多的水乡适合渔业生产;(5)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的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农业的五个部门:农、林、牧、副、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以大兴安岭——兰州——阴山——拉萨一线为界分为东部农业和西部农业;西边是非季风区、半干旱干旱地区,那里然草原广布,以畜牧业为主,有我国四大牧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和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牧区——滩羊;西藏牧区——牦牛);东部属湿润半湿润地区、季风区:(1)①东部平原、浅丘陵以种植业为主。我国种植业由于气候条件差异显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种植业。①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灌溉多水浇形式,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等,耕作制度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②南地区以水田为主要是,广泛种植水稻,此外有棉花、油菜、甘蔗等,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农作物的地区差异:①粮食“南稻北麦”;②糖料“南甘北甜”;③油料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带;④棉花生产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产棉区;山地地区以林业为主,①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我国两大的天然林区,②东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
【题型】填空题
【结束】
30
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带季风气候、____带季风气候和____带季风气候,这体现了我国气候的一个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Ⅱ、Ⅲ两气候类型分布区域的界线大致与我国一月____度等温线和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3)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____、____和沙尘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下列河流中,冬季不结冰的是()
A. 黑龙江 B. 辽河 C. 黄河 D. 珠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河流冬季有误结冰期的分界线.
【解析】
黑龙江、辽河和黄河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冬季有结冰现象,珠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冬季不结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河流有无结冰期现象的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7
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
A. 沪 B. 津 C. 京 D. 渝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小的上海市,面积最大的是重庆市,简称“渝”,重庆也是最年轻的直辖市,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直辖市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8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下面的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是你能做到的( )
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④直接参与生产建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活中只要注意,就能很好地做好.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这种做法过于极端.④我们现在是学生,以学习为主.
故选:D.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9
请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
⑴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________________;
⑵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_________________;
⑶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_________;
⑷河湖众多的水乡________________。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答案】⑴林业 ⑵种植业 ⑶畜牧业 ⑷渔业 因地制宜
【解析】试题分析:(1)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适合林业生产,有利水土保持;(2)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适合种植业生产,有利于灌溉与耕种;(3)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适合牧草的生长,适合畜牧业生产;(4)河湖众多的水乡适合渔业生产;(5)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的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农业的五个部门:农、林、牧、副、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以大兴安岭——兰州——阴山——拉萨一线为界分为东部农业和西部农业;西边是非季风区、半干旱干旱地区,那里然草原广布,以畜牧业为主,有我国四大牧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和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牧区——滩羊;西藏牧区——牦牛);东部属湿润半湿润地区、季风区:(1)①东部平原、浅丘陵以种植业为主。我国种植业由于气候条件差异显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种植业。①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灌溉多水浇形式,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等,耕作制度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②南地区以水田为主要是,广泛种植水稻,此外有棉花、油菜、甘蔗等,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农作物的地区差异:①粮食“南稻北麦”;②糖料“南甘北甜”;③油料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带;④棉花生产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产棉区;山地地区以林业为主,①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我国两大的天然林区,②东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
【题型】填空题
【结束】
30
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带季风气候、____带季风气候和____带季风气候,这体现了我国气候的一个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Ⅱ、Ⅲ两气候类型分布区域的界线大致与我国一月____度等温线和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3)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____、____和沙尘暴。
【答案】(1)热 亚热 温 季风气候显著 (2)0(或零)800 (3)梅雨 台风 (3)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所以我国气候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季风气候显著。
(2)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题型】填空题
【结束】
31
读“中国空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省区全称),②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
(2)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③海南部的 ,④海峡的东侧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___岛。
(3)我国14个陆上相邻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最多的是 (均填序号)。
(4)我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中,与我国有钓鱼岛领土争端的是______________(国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地理期末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正确的是( )
①天圆地方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出地球是球体④地球卫星照片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