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印度 B. 俄罗斯 C. 蒙古 D. 不丹
B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面积辽阔,拥有达2万多千米的漫长陆上国界线,与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隔海相望。众多的邻国中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是世界最大的,故本题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虚线代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图中阴影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区最易受到寒潮影响的地区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青藏高原 D. 云贵高原
A 【解析】试题分析:北方靠近寒潮的发源地,寒冷的寒潮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所以,受寒潮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应该是位置最北的地区.四个选项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最北的地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中国气温和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 冬季和夏季最低气温均在漠河
C.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B 【解析】试题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列行为中能降低减缓对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①增加城市绿地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 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公交车上班 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B 【解析】试题分析:雾霾天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大量的燃烧矿物燃料,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为了减少这种天气,就是增加绿化,注意节能减排,大力的推行低碳出行,而推广小汽车的使用和燃烧秸秆,都会增加大气的污染,会加重雾霾天气的产生,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
A. 各地区年降水量分配均匀
B. 各地区年降水量分配不均,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 各地区年降水量分配不均,大致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D. 各地区年降水量分配不均,大致从北向南递减
B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每年的夏秋季节,夏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了大量的湿润水汽,自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推进的过程中,随着距海越来越远,势力越来越弱,水汽也越来越少,降水也越来越少,因此我国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各地区年降水量分配不均,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本题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A. 冬季风 B. 东北风 C. 台风 D. 夏季风
D 【解析】试题分析: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四川盆地所处的温度带与干湿区分别是( )
A. 亚热带、湿润区 B. 亚热带、半湿润区
C. 暖温带、湿润区 D. 暖温带、半湿润区
A 【解析】试题分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四川盆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区,故本题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形区中与四川盆地同在一个阶梯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柴达木盆地 C. 黄土高原 D. 华北平原
C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据此可知:与四川盆地同在一个阶梯的是黄土高原,故本题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过去认为不属于自然资源的空气、风景等,现在也被纳入自然资源的范围,这说明( )
A. 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B. 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C.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范围不断扩大
D.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C 【解析】试题分析:自然资源是指来自于自然界,且对人类有利用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科技进步,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加深。许多被称之的自然现象,在被开发利用的同时转化成了自然资源。A、B、D是从资源的形成、分布、相互关系、数量等方面描述自然资源特征,C是从资源种类增多扩大来描述自然资源的可变化性的特点,符合题意要求,为正确选项。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