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 第1章 地球和地图 单元测试卷-普通用卷 题型:选择题组
读昼半球和夜半球图,回答题.
1.一天中,图中甲、乙、丙三地,最早看见太阳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无法判断
2.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在北京可能出现的是( )
A. 大地一片葱绿 B. 金风阵阵,果园飘香
C. 正午树影一年中最长 D. 防暑降温产品畅销
1.AD 2.AD 【解析】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读图可知,图中最早进入白天的事甲地,三地中该地最靠东,距晨昏线最近,故答案选A。 2.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对于北半球的北京来说,正午树影一年中最短,C错误;金风阵阵,果园飘香,这样的景色应在秋天,故答案选A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 第1章 地球和地图 单元测试卷-普通用卷 题型:选择题
观察地球仪图,完成第题.
下列关于经线或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纬线
B. 所有的经线都是长度相等的半圆
C. 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D.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D 【解析】试题分析: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A错;所有的经线都相等且是半圆,B错,所有的纬线都不相等,C错,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先,D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 第1章 地球和地图 单元测试卷-普通用卷 题型:选择题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 昼夜更替 B. 四季变化
C. 太阳的东升西落 D. 全球变暖
AC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极昼极夜现象等;昼夜交替和太阳的东升西落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全球变暖并不是由公转产生的,而是大量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产生温室效应所导致的结果。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 第1章 地球和地图 单元测试卷-普通用卷 题型:解答题
读“中国地图”和“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和图B相比,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表示范围较大的是______,表示内容较详细的是______.
(2)把图A的比例尺转换化为数字式是______,转化为文字式是______.
(3)在图B中,量得北京到天津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__千米.
(4)读图B,北京位于天津的______方向.
(5)在图B中,属于图例的有______,属于注记的有______.
B;A;B;1:1000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千米;100;西北;长城、首都、运河;北京、天津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中国地图”和“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图我切入点,考查的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比例尺的大小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A是1/100000000;B是1:10000000;A分母最大,故图A和图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 第1章 地球和地图 单元测试卷-普通用卷 题型:解答题
参照“如图”,回答问题.
(1)通过图示信息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______ 、 ______ .
(2)此时,南充市 ______ .
①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②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
③盛行西北风,气温较低;④生活用煤量增加,污染加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某极地考察船从我国中山站(76°22′E,69°22′S)到长城站(58°57′W,62°13′S)卸货,如果沿着南纬65度附近,走最近的航线,则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______ 、 ______ .
90°W;23.5°S;C;印度洋;大西洋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太阳光照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该地的经纬度,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要求具有学生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读图可知,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90°W;23.5°S。 (2)读图可知,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正值北半球...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题型:选择题
下面图幅相同的四张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安徽地图 D. 黄山地图
A 【解析】试题分析:在相同图幅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题目中,世界地图的范围最大,黄山地图范围最小,所以世界地图比例尺最小,黄山地图比例尺最大,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题型:选择题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 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 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C 【解析】试题分析: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赤道是纬度的起始线,纬度值是0°-90°,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题型:选择题
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B 【解析】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夏季,此季节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题型:选择题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向( )
A. 南方 B. 西方 C. 东方 D. 北方
D 【解析】试题分析: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表示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网表示方向,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题型:选择题
盐城沿海潮滩形成的主导外力因素是( )
A. 流水的沉积作用 B. 流水的侵蚀作用 C. 风力的沉积作用 D. 风力的侵蚀作用
A 【解析】试题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江苏省的盐城沿海潮滩形成的主导外力因素是流水的沉积作用。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