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3328  93336  93342  93346  93352  93354  93358  93364  93366  93372  93378  93382  93384  93388  93394  93396  93402  93406  93408  93412  93414  93418  93420  93422  93423  93424  93426  93427  93428  93430  93432  93436  93438  93442  93444  93448  93454  93456  93462  93466  93468  93472  93478  93484  93486  93492  93496  93498  93504  93508  93514  93522  133493 

科目: 来源:江西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D是 (地形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 ,原因是

(2)图中E是 (地形区),该地区农业生产易受 (灾害)影响,原因是

(1)东北平原 热量不足 纬度较高 (2)华北平原 春旱 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较少 【解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工农业发达。 (1)东北地区主要地形是丘陵和平原,图中D是东北平原,该区域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制约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2)从图中可知,E是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水资源不足,很容易发生旱灾,特别是季气温回升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是圆形 ②地球是球体

③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④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5.1万千米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B 【解析】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故答案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题型:选择题

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  )

A.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 人造卫星上天

C. 郑和下西洋 D. 人类登上月球

A 【解析】最早完成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也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实,郑和下西洋只是到了太平洋,并没有航行全球,而人造卫星人类登上月球是在20世纪中期以后才有的,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题型:选择题

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铜制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表示0°经线

C.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D.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 【解析】试题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30°N,10°W) B. (50°S,10°W)

C. (40°S,165°E) D. (10°N,165°E)

A 【解析】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A在东半球,北半球;B在南半球,东半球;C在南半球,西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题型:选择题

读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小林的说法正确

B. 小红的说法正确

C. 小林和小红都位于中纬度地区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B 【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西经20°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由此判断小林和小红都在东半球,小林位于北纬20°属于低纬度,小红位于北纬50°属于中纬度,所以正确的说法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题型:选择题

两位同学在争论地球运动的问题,他们的结论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年

B. 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

C.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转

D.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 【解析】地球在自传的同时,绕太阳不停的转,地球自传周期是一天,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自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方向不同 B. 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

C. 都围绕太阳转 D. 公转形成四季,自转导致昼夜更替

D 【解析】试题分析: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要一天,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故本题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题型:选择题

我国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在地图上,表示运河的图例是(  )

A. B. C. D.

C 【解析】试题分析: 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据图可知:A是长城;B是铁路;C是运河;D是国界,故本题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题型:选择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400米,如果绘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

A. 1∶20 000

B.

C. 1∶2 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

C 【解析】试题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0/(400×100)=1/2000,即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