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3413  93421  93427  93431  93437  93439  93443  93449  93451  93457  93463  93467  93469  93473  93479  93481  93487  93491  93493  93497  93499  93503  93505  93507  93508  93509  93511  93512  93513  93515  93517  93521  93523  93527  93529  93533  93539  93541  93547  93551  93553  93557  93563  93569  93571  93577  93581  93583  93589  93593  93599  93607  133493 

科目: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 题型:选择题

在学习了地球仪知识之后,几位同学对地球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后拿着地球仪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谁的说法是错误的?

A. 小明:地球仪中地轴与赤道成23.5°夹角

B. 小强:地球仪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而做的地球模型

C. 玲玲:地球仪是正球体

D. 非非:人们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各种地球事物

A 【解析】地球仪中地轴与赤道成90°夹角,故A不正确;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而做的地球模型,故B正确;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21长千米,这点儿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故C正确;人们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故D正确,故本题选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理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探究地球运动基本原理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通过演示观察,小明对地球上每天的昼夜更替现象做出了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与地球自转有关 ②与地球公转有关 ③与地球上五带有关 ④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有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解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故本题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 题型:选择题组

2018年1月1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一箭六星。结合我国二十四节气图(____)天为一个节气)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一箭六星”发射时,地球大致位于哪两个节气之间

A. 小雪、大雪 B. 小寒、大寒 C. 小暑、大暑 D. 大雪、小寒

2.“二十四节气”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海陆分布 D. 地形地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春分时,临沂一年中正午时刻影子最短

B. 夏至时,澳大利亚正值夏季

C. 秋分时,临沂的昼长达全年最短

D. 冬至时,南极昆仑科考站(8025'S,77071'E)出现极昼

1.B 2.B 3.D 【解析】 1.由于地球在公转时,黄赤交角不变,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了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春分日;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了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秋分日。据图可知,我国“一箭六星”发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 题型:选择题组

读下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部位判读正确的是

A. ①处是盆地 B. ②处是山谷 C. ③处是陡崖 D. ④处是山脊

2.该区域地形以

A. 高原、山地为主 B. 丘陵、盆地为主 C. 平原、盆地为主 D. 山地、丘陵为主

3.若图上②点至③点的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A. 1千米 B. 2千米 C. 20千米 D. 5千米

1.B 2.D 3.B 【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①处是山地;②处是山谷;③处是山脊;④处是陡崖。 2.据图可知: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在于500米-900米之间,因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 题型:选择题组

2017年11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再次喷发,中国紧急提醒公民近期谨慎前往巴厘岛旅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

B. 环A板块分布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D.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2.印度尼西亚此次火山喷发的原因有可能是

A.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B. 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 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印度洋、太平洋、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1.B 2.C 【解析】 1.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据图可知:A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环A板块分布有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故本题选B。 2.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组成地表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 题型:选择题

“气象经济”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与生产生活活动搭配合理的是

A. B.

C. D.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台风,不适合出海扑鱼;B是晴天,适合晒小麦;C表示沙尘暴,不适合外出春游;D表示大雨。所以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 题型:选择题组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 从北向南递减 B. 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 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 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

A. 海洋高于陆地 B. 陆地高于海洋 C. 高原高于平原 D. 荒漠高于森林

1.D 2.A 【解析】世界气温的分布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总体的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这是由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则太阳辐射弱,气温低,故选D。 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此时是北温带的冬季,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南段(位于南美洲)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2.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分布 D. 太阳辐射

1.A 2.B 【解析】试题分析: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 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 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人口稠密

D.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D 【解析】试题分析:人口增长过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问题,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热带雨林气候区湿热的自然环境,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疏;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故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 题型:选择题

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中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B 【解析】根据图中的路线进行分析,①、②、③、④分别是印度恒河三角洲、青藏高原、中亚的草原荒漠、寒冷的北极地区,后三者因为地势高峻、过度干旱、极度寒冷人口都比较稀疏,而印度恒河三角洲水热条件较好,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故本题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