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3825  93833  93839  93843  93849  93851  93855  93861  93863  93869  93875  93879  93881  93885  93891  93893  93899  93903  93905  93909  93911  93915  93917  93919  93920  93921  93923  93924  93925  93927  93929  93933  93935  93939  93941  93945  93951  93953  93959  93963  93965  93969  93975  93981  93983  93989  93993  93995  94001  94005  94011  94019  133493 

科目: 来源:内蒙古霍林郭勒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湖泊众多,下列湖泊中位于我国内流区的是( )

A. 洞庭湖 B. 太湖 C. 青海湖 D. 鄱阳湖

C 【解析】分布在我国内流区的湖泊是内流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洞庭湖、太湖、鄱阳湖都分布在外流区。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霍林郭勒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家住上海的小王在“五一”黄金周要去世博会参观,那么他应该选择哪种地图( )

A. 上海交通图 B. 中国政区图 C. 世博会导游图 D. 上海植被图

C 【解析】地图的选择要根据地图的种类、人们的出行的目的和比例尺的大小来选择。家住上海的小王在“五一”黄金周要去世博会参观,根据出行目的应该选择世博会导游图。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霍林郭勒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通常是表示( )

A. 海洋 B. 盆地 C. 山地 D. 平原

A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通常是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或山地。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霍林郭勒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我国四个省(自治区)及其简称连线错误的是( )

A. 江西-----赣 B. 湖南----湘 C. 广西----桂 D. 广东-----闽

D 【解析】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江西省的简称是赣。湖南省的简称是湘,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是桂,广东省的简称是粤。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霍林郭勒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

A. 蒙古族-----那达慕节 B. 汉族----泼水节 C. 傣族----元宵节 D. 回族---丰收节

A 【解析】我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傣族--泼水节,汉族--元宵节,回族—开斋节。所以正确的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霍林郭勒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题文)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 河南省 B. 湖南省 C. 甘肃省 D. 山西省

C 【解析】试题分析:河南省简称豫,湖南省简称湘,甘肃省简称甘或陇,山西省简称晋。所以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霍林郭勒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每天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位于( )

A. 1省 B. 2省 C. 3省 D. 4省

B 【解析】读图可知,1代表山东省,2代表黑龙江省,3代表湖北省,4代表湖北省。我国最早看到日出的省份是位置最东的黑龙江省。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霍林郭勒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苍穹之下》,使人们知道了雾霾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下列选项中不是雾霾产生的原因是( )

A. 汽车尾气 B. 水土流失 C. 工业废气 D. 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

B 【解析】试题分析: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而水土流失不是导致雾霾产生的原因。故答案为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霍林郭勒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发表于1908年的《新撰地文学》中有记载:“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这是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最早的说法。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的是( )

A. 1月00C 等温线 B. 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C.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 半干旱、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1月0℃ 等温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故正确的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霍林郭勒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

A. 季风气候显著 B. 雨热同期 C. 夏季普遍高温 D. 气候复杂多样

D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选项ABC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