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5505  95513  95519  95523  95529  95531  95535  95541  95543  95549  95555  95559  95561  95565  95571  95573  95579  95583  95585  95589  95591  95595  95597  95599  95600  95601  95603  95604  95605  95607  95609  95613  95615  95619  95621  95625  95631  95633  95639  95643  95645  95649  95655  95661  95663  95669  95673  95675  95681  95685  95691  95699  133493 

科目: 来源:仁爱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选择题专项训练 题型:选择题

(题文)东南亚各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 玉米 B. 小麦 C. 水稻 D. 谷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选择题专项训练 题型:选择题

小明去新马泰旅游回来时带回来的当地特产最有可能的是( )

A. 苹果 B. 鸭梨 C. 柿子 D. 椰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仁爱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选择题专项训练 题型:选择题

2016年元旦前后,上海的一个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

A. 雨伞 B. 御寒物品 C. 摄像机 D. 地图

2.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

A. 棉花、小麦 B. 天然橡胶、椰子 C. 蔬菜、牛奶 D. 黄麻、水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

耕作制度可以一年三熟的地区是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太湖平原 D. 海南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来自于(  )

A. 丹江口水库 B. 长江上游 C. 扬州  D. 淮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组

如图示意的是2015年我国局部区域的春运规模(数字代表由广州乘火车的春节回流总人数)。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1.依图可推测,该区域春运期间压力最大的铁路干线应是(  )

A. 京广线

B. 焦柳线

C. 浙赣线

D. 陇海线

2.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A. 特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B. 京广、京沪铁路直通水区

C. 矿产资源和能源充足

D.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且毗邻港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我国某省(市)的地形和土地利用构成图,该省(市)春季多大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多霜冻,冬季漫长寒冷,中西部是我国沙尘暴的频发区之一。据此回答下题。

1.有关该省(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山地面积占近90%  B. 平原面积广大 C. 地形以高原为主 D. 地貌结构单一

2.该省(市)农业结构的特点最有可能是(  )

A. 以林业为主 B. 以种植业为主 C. 以渔业为主 D. 以畜牧业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

陇海铁路分别在徐州、郑州与下列哪条铁路线相交

A. 京广线、京沪线  B. 京沪线、京哈线 C. 京广线、京九线 D. 焦柳线、宝成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

(题文)联系香港和内地的重要铁路线是(    )

A. 京广线 B. 京九线 C. 京沪线 D. 京哈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单元测试 题型:选择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美国期间发表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 中国人口众多,给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B. 从资源总量来看,中国地大物博

C. 中国人多,人多好办事

D.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财力、物力可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