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7449  97457  97463  97467  97473  97475  97479  97485  97487  97493  97499  97503  97505  97509  97515  97517  97523  97527  97529  97533  97535  97539  97541  97543  97544  97545  97547  97548  97549  97551  97553  97557  97559  97563  97565  97569  97575  97577  97583  97587  97589  97593  97599  97605  97607  97613  97617  97619  97625  97629  97635  97643  133493 

科目: 来源: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胡焕庸提出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 秦岭—淮河一线

B. 黑河一腾冲一线

C.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D.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关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说法正确的是

A. 政策实施后将使我国人口快速增长

B.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 有利于在短期内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D. 有助于缓解未来劳动力不足,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春运是春节前后因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给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下图漫画“春运压力”说明每年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交通运输能力有待提高 B.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C. 城市化进程过快 D. 自然环境差别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 同步测试 题型:解答题

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上图可知,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______。

(2)新中国成立时(1949年),我国人口为______亿,2010年我国人口为______亿。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呈______上升。

(3)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目前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依然较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国众多的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有利和不利的影响?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 同步测试 题型:解答题

读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A______市到云南省的B______县一线。

(2)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大或小),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大或小)。原因:东部地区______;西部地区______。

(3)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________和______。

(4)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的人口总数为7866万人,面积为10万平方千米,则江苏省的人口密度为_____人/平方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3 地形图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题文)读下图判断:小强与爷爷一起登山望远,下列哪种想法或做法比较合理( )

A. 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C——A

B. 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B——A

C. 为了尽快到达山顶,应选择从B——A

D. 为了既快速又省力,应选择从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3 地形图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题文)读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的数值X>Y>Z,等高距为50米),完成下题。

甲处地形部位名称是( )

A. 陡崖 B. 山脊 C. 山谷 D. 山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3 地形图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关于地图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①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 ②黄颜色越深的地方,海拔越高

③绿颜色越深的地方,地势越高 ④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越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3 地形图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题文)等高距为100米的地图上,三条等高线合并在一起的断崖高度不小于

A. 200米 B. 300米 C. 250米 D. 15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