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粤人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单元检测卷 题型:填空题
我国纺织工业体系完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化纤等行业,其中以________工业最为重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粤人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单元检测卷 题型:填空题
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是 ________,它北起________,南至 ________,铁路全长1956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粤人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单元检测卷 题型:填空题
任何一处著名的旅游景观,即使它是所谓的“纯自然”景观,也都“凝聚”着一定的________,体现着地方和民族文化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粤人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单元检测卷 题型:解答题
阅读有关汉江流域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我国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水系流域示意图,其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过去没有很好理解和尊重东西部差异,在开发利用中产生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壤侵蚀、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湖泊等湿地面积减小,水体污染严重等。
(1)秦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大致与我国冬季 ℃等温线吻合,大致与我国 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2)汉江主干总体流向可表述为 。
(3)汉江流域东西部农业发展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形以 为主,河谷农业和 业比重较高;东部地形以 为主, 业占绝对优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4)请根据图文材料,分别对汉江流域东部和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一条可行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粤人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单元检测卷 题型:解答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和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 (有或无)结冰现象。
(2)甲区域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大部分地区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可知,黄河含沙量最多的是 游河段,对该河段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A.陡坡地建梯田 B.植树种草 C.加固河堤 D.修路采矿
(4)图中所示铁路干线A的名称是 线,它连接了我国甲区域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乙区域的 工业基地。
(5)北回归线经过我国南部的四个省级行政区,最西部的B省简称是 ,该省西部的C 山脉,为乙区域与丁区域的分界线。
(6)下图为丙区域东西向景观变化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 (增加或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粤人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单元检测卷 题型:解答题
新疆吐鲁番市是湘潭市的对口援助地区。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湘潭、吐鲁番两市的地理差异。
(2)两市境内主要的铁路①是______铁路,②是______铁路。
(3)从气候方面分析吐鲁番葡萄特别甜的原因。
(4)吐鲁番市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粤人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单元检测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山脉中,为我国陆地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太行山 B. 祁祁连山 C. 贺兰山 D. 雪峰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粤人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单元检测卷 题型:选择题
既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又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是( )
A. 重庆 B. 武汉 C. 南京 D. 上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粤人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单元检测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我国某两大著名高原的典型景观图片,甲图片所处高原是(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云贵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粤人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单元检测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地域广大,自然环境多姿多彩, 其中某一地形区的东西两侧边缘的山脉都是地势阶梯的界山,南侧的边缘山脉恰好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山,该地形区是
A. 东南丘陵 B. 黄土高原 C. 四川盆地 D. 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