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4 世界的聚落 同步检测 题型:选择题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中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
A. 荒漠地区 B. 高原、山区
C.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 内陆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4 世界的聚落 同步检测 题型:选择题
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打上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关于下列地区的民居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 黄土高原——窑洞 B. 北京——四合院
C. 北极地区——冰屋 D. 西亚——高架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4 世界的聚落 同步检测 题型:选择题
(题文)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下列传统民居与其所在地理区域的搭配,正确的是
A. 竹楼—山东沿海地区 B. 蒙古包—云南西双版纳
C. 雪屋—赤道地区 D. 窑洞—黄土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4 世界的聚落 同步检测 题型:选择题
以下属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措施是
A. 减少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壁画的破坏。
B. 在参观皖西烈士陵园时刻写“XXX到此一游”,为其增添光辉。
C. 将故宫拆除建设更加高大尚的现代化建筑物,给来访外宾留下好印象。
D. 在接待游览西递、宏村古村落的游客时,要秉承“来多少,接待多少”的原则,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4 世界的聚落 同步检测 题型:选择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作为中国第36项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中能反映“福建土楼”民居建筑风格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4 世界的聚落 同步检测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B. 世界上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地区
C. 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工作
D. 乡村聚落的居民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4 世界的聚落 同步检测 题型:选择题
读图,
图中城镇集中分布在( )
①热带地区②河流沿岸③沿海平原④交通干线沿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4 世界的聚落 同步检测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4处“聚落景观图”,
图中,以渔业生产方式为主及工业生产为主的聚落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丙、甲 D. 丁、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季学期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4 世界的聚落 同步检测 题型:解答题
下图中的a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b为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时,观察对向车辆行驶情况),c为该地某日太阳光照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a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
(2)凸面镜设在图a中①、②、③三地中的 处最合适。
(3)甲、乙、丙三个城镇中最有可能发展为较大城市的是 ,理由是 ;丁湖为 (内流湖或外流湖)。
(4)由图C可知,该地区此时的气候特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