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某化学研究小组对“鱼浮灵”的制备、成分测定及增氧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过氧碳酸钠有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

②过氧碳酸钠在异丙醇(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

Ⅰ.“鱼浮灵”的制备。

实验室用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30%的溶液反应制备过氧碳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反应温度不能超过20℃的原因是_____。

(2)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过氧碳酸钠固体。加入异丙醇的目的_____。

Ⅱ.“鱼浮灵”的成分测定。

(定性检测)检测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成分。

(3)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取样,加入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木条复燃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_____

_____

溶液中含有

(定量研究)测定“鱼浮灵”中过氧碳酸钠的组成。

实验③:称取一定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钡()固体3.94g。

实验④:另称取相同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再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质量为1.896g,该反应的原理是:

(4)计算确定过氧碳酸钠()的化学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Ⅲ.“鱼浮灵”的增氧原理。

研究小组通过测定常温下相同时间内水溶液中溶解氧的变化,探究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编号

试剂

溶液

固体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pH

6.96

6.01

8.14

8.15

9.26

溶解氧(

5.68

6.44

9.11

9.12

10.97

(5)由实验②可知,常温下,过氧化氢水溶液呈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6)过氧碳酸钠可以速效增氧的原理是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

(2)标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_;

(3)三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心初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大力植树造林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气用于切制金属

氧气有可燃性

B

洗洁精可用于除油污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C

大多物质受热膨胀

随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D

一氧化碳有毒

一氧化碳比氧气更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

A. 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 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

C. 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D. 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生竞赛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进行如下探究。(已知:Al2O3能溶于NaOH溶液)

①测得CuCl2溶液的pH<7;②将铝片放入CuCl2溶液中,没有观察到现象,

③取出铝片用NaOH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再取出铝片迅速洗净后放入CuCl2溶液中,观察到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观察到CuCl2溶液呈____色,该溶液显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2)步骤③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没有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小组对步骤③产生的气体提出以下猜想:a.可能是Cl2b.可能是O2 c.可能是_______

小组讨论得出c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生竞赛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段发生的反应为中和反应

D.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质量很小 C. 分子体积很小 D. 分子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下列关于色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色氨酸由27个原子构成 B.色氨酸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

C.色氨酸由4种元素组成 D.色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