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 个铜原子_____

②5 个氢氧根离子_____

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气体单质_____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_____

一种通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_____

【答案】2Cu 5OH H2 CaOH2

【解析】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铜原子表示为:2Cu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5OH

最理想能源的气体单质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

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

故答案为:

①2Cu②5OH③H2⑤CaOH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图操作流程:请回答:

1)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加入过量CaOH2的目的是________

2)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步骤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加热浓缩、________、过滤.

3)探究变质NaOH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设计实验)甲组同学:称取20.0g样品,放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4.40g二氧化碳.

乙组同学:称取20.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g

(解决问题)

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Ca40 C12O16H1Na23

4)(交流与反思)

在交流时,老师问同学们能否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的同学都一致认为可以.但小明思考后,觉得甲、乙两种方案都不妥,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 ℃时,将15 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 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

(2)10 ℃时,欲将150 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要加水_____g

(3)某同学欲将20 ℃300 g 20%的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 g×20%(300 gx)×40%

解得:x150 g

试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放入 KNO3 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100g 水)

60

90

A. 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 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 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 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蔬菜水果是人类餐桌上的必备食物。

1)蔬菜水果中富含________(填序号),该营养素可调节新 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A 油脂 B 维生素 C 蛋白质

2)食用果蔬前,用清水浸泡可适当降低农药残留。 浸泡时间对农药去除率的影响如图,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3)在 500g 清水中加入 5g 小苏打,完全溶解后, 配制成的果蔬清洗剂,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相应变化过程的是

A. 图①表示实验室用KClO3MnO2共热制O2

B. 图②表示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图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 图④表示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铜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C. t2时,ABC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t3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CuCuOCuSO4

方案二:Cu 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你认为方案一的优点是(  )

①节约能源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③提高硫酸的利用率④提高铜的利用率

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探究过程如下:

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向装置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装置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

2)步骤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 、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 (填)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 (填标号).

A.移出装置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