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探究学习小组在帮助整理学校实验室时,发现一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
 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请你对该试剂做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⑴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          溶液, 也可能是          溶液。

⑵实验验证(要求验证一种物质,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⑴Na2CO3、Na2SO4或Na2SO3

   ⑵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为Na2CO3

(或)取样于试管中,滴加BaCl2(或Ba(N O3)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证明为Na2SO4

(或)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为Na2S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8、我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探究.现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小雪: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用一支玻璃导管插入水中吹气,结果未发现明显的现象.
小宁:在试管中加入2ml澄清石灰水,用玻璃导管向试管中的溶液吹气,产生的现象是: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反应式)为: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或Ca(OH)2+CO2═CaCO3↓+H2O

[解释与结论]:小宁的结论为: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评价与反思]:
(1)根据他们的方案和实验,若继续按小雪的方案实验,也能得到小宁同样的结论.请你帮小雪完成继续实验的方案(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及产生的现象).

(2)在“奇妙的二氧化碳”的学习中同学们通常会完成“阶梯蜡烛实验”(如图一所示)为研究方便“蜡烛与烧杯”的俯视图表示为如图三所示.为准确完成该实验,防范其他因素的干扰,通常会在将蜡烛点燃,再在烧杯中加一铁质的挡板(如图二所示)后,再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

①实验中挡板放置位置,应当如图
处表示的位置.(从如图中选“Ⅰ”或“Ⅱ”,其中虚线表示为“挡板”放置的位置.)

②插入挡板后,应将二氧化碳气体倒入,请你从图四中选择合理倒入位置
C
(选填“A”、“B”、“C”或“D”)
③本实验的现象是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④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SO2能否与H2O反应生成酸”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1)查阅资料:①SO2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②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③SO2有毒.
(2)提出假设:SO2能与H2O反应生成酸.
(3)实验探究:设计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A装置内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A装置的作用是
证明SO2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②在通入SO2之前将B装置中胶头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此步操作的目的是
证明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当有SO2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
SO2与水反应生成酸
,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H2SO3

(4)结论:原假设成立.
(5)反思与评价:该实验方案中,有一个明显的疏漏,请你帮他们指出不足之处
尾气没有处理

(6)拓展探究: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取刚降到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附近的雨水进行测定,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上述数据的变化,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随着时间的变化,雨水的酸性逐渐增强
;针对此结论,你猜测其中的原因为
H2SO3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了H2SO4
.结合大理石雕像受到酸雨腐蚀的事实,你认为碳酸、硫酸、亚硫酸(H2SO3)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4>H2SO3>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以下两个反应可以生成氨气:
a.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有铁触媒(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氨气;
b.氯化铵固体和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1)请你帮该小组同学选择制取氨气的方法
b
;(填a或者b)
(2)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以上信息和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空白.
①制取氨气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理由
因为该反应是加热固体

②制取氨气收集装置是
D
(填序号),理由
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因此用向下的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SO2能否与H2O反应生成酸”的课题开展探究.查阅资料后得知:
①SO2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②酸能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③SO2有毒.于是他们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过程中,A装置内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A装置的作用是:
证明SO2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2)在通入SO2之前将B装置中胶头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证明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或证明水没有酸性)
,当有SO2通过时发现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
SO2与H2O反应生成酸

(3)实验方案中,有一个明显的疏漏,请你帮他们指出不足之处
尾气没有处理(或应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天然水中一般都溶有Ca(HCO32、Mg(HCO32等物质,在加热条件下,这些溶解的物质会变成溶解度更小的碱和碳酸盐等其它物质,所以热水壶中常会形成由碱和碳酸盐等组成的水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水垢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物  质 Ca(HCO32 Mg(HCO32 Ca(OH)2 Mg(OH)2 CaCO3 MgCO3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
 

【设计方案】(1)甲同学对是否含有Ca(OH)2进行了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例现象 实验结论
 
 
水垢中无Ca(OH)2
(2)乙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的装置,利用一定量的水垢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待产生气泡停止后,测量B装置增加的质量,从而推出混合物的组成.这种方案受到丙同学的反对,其反对的理由是
 

精英家教网
(3)丁同学将装置进行了改进,采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25g水垢试样放入烧瓶中,加入足量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C装置增加的质量;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C装置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C装置中物质质量不变;
⑥测得C装置增加的质量为12g.
①B、E装置中所盛试剂分别为
 

②待烧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其目的是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该水垢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