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 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 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物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如图为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
(3)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含有异黄酮(C15H1002)。异黄酮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甲、乙两个小组分别通过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装置如图),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 甲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乙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 根据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可得出蜡烛的燃烧产物有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乙组实验中出现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进行猜想)根据颜色和状态,猜想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碳.
(实验探究)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方案一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 a 中,缓缓通入空气,点燃酒精灯 | 黑色固体燃烧,发出 ____光, 试管 b 中溶液变浑浊 |
方案二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 a 中,缓缓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 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试管 b 中溶液变浑浊 |
(实验结论)试管 b 中溶液变浑浊说明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猜想正确.
(交流反思)
通过以上实验推测,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写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
A. 用10 mL量筒量取了8.65 mL的水 B. 把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 用漏斗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实验时未经洗净的滴管可直接再吸取别的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Ⅰ.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认识: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燃烧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________,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3)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2),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
(4)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集气瓶内空气 | 烧杯内蒸馏水 |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
131mL | 90.0mL | 63.6mL |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Ⅱ.氧气的制备:
(1)写出如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用该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时有一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时,利用下列流程分离并回收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回答下列问题(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①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m和操作n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操作m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在分离并回收到剩余固体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③若测得回收到的氯化钾固体质量比理论值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氯化钾没有完全溶解即过滤 B.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器皿上粘有的氯化钾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Ⅲ.氧气的收集: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井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排水集气法 | ||||
氧气浓度% | 79.6 | 79.7 | 79.9 | 90.0 | 89.8 | 89.3 |
氧气平均浓度% | 79.7 | 89.7 |
(1)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以上两种方法中,用____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3)不考虑操作因素,排水集气法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Ⅳ.氧气的性质:
(1)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实验时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水或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镁带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 D.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它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发出大量的热,这个变化可以表示为:酒精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是分解反应 B. 这是化合反应
C. 这是氧化反应 D. 这是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W | X | Y | Z |
反应前质量g | 2 | 22 | 34 | 0 |
反应后质量g | 2 | 40 | 待测 | 1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 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
(1) ;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