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你认为下列试验可行的是(  )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B.向某中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盐酸
C.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为除杂质可以通入适量氧气,并加强热
D.将pH值试纸湿润后,用玻璃棒沾取食用白醋滴到试纸上测定pH值

分析 A、根据CaCl2、CaCO3的溶解性来判断;
B、根据硝酸银溶液能与含有氯离子的物质结合产生白色沉淀考虑.
C、根据除杂的原则进行分析.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进行解答.

解答 解:A、根据CaCl2、CaCO3这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前者溶于水,后者不溶于水,可以将它们的混合物放入水中,进行溶解,其中CaCl2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而CaCO3仍是沉淀存在,然后过滤所得滤渣为CaCO3,滤液是CaCl2,经过蒸发可得固体CaCl2,故正确.
B、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不一定是稀盐酸,可能是氯化钠溶液,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加强热,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食用白醋的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否则造成溶液稀释,测定结果不准,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纯碱B.石油C.氨水D.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医用脱脂棉是一种有机物,把脱脂棉隔绝空气加热时,能生成碳和水,根据这一事实推断:
(1)脱脂棉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2)若使脱脂棉在足量的纯氧中燃烧,生成的产物应该有哪些?
(3)脱脂棉+水葡萄糖.葡萄糖由哪些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析出晶体质量甲无法判断乙(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判断”).
(2)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3)t1℃时,在70克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30克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小刚和小强同学到实验室去做探究实验时,他们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他们认为此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了,接着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如何?
查阅资料:
(1)20℃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
OH-NO3-Cl-SO42-CO32-
Na+
Ca2+
(2)氯化钙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猜想与假设:
小刚猜想: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小强猜想: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小刚和小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证明了他们各自的猜想.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取样品,加水配制成溶液,并向其中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生成氢氧化钠已变质.写出加入氯化钙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取上述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
为红色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得出结论:小刚的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硫粉和铁丝燃烧的集气瓶里都要加少量的水,目的各是什么?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氧分子:2O2 
(2)镁离子:Mg2+
(3)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stackrel{+2}{Ca}$O
(4)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5)由7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C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镁、铝、铜B.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碳-60
C.氧化物:水、氧化铁、乙醇D.混合物:空气、石油、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是单质的分子
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C.只含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D.由同种分子组成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