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久置的烧碱样品进行分析其变质程度,他们先称取13.3克的烧碱样品,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求:(1)该图象中开始一段时间没有气体产生的原因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1)分析图象可知,刚开始一段时间虽然加入了盐酸,但是没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盐酸和其他物质(烧碱)发生了反应.
(2)从图象可以看出,加入盐酸总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克,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代入数据计算碳酸钠的质量.
(3)通过(2)计算出氯化氢的质量(和碳酸钠反应),然后再写出烧碱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代入烧碱的质量计算出氯化氢的质量(和烧碱反应),两部分氯化氢质量之和就是75克盐酸溶液的溶质.
解答:解:(1)分析图象可知,刚开始一段时间虽然加入了盐酸,但是没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盐酸和其他物质(烧碱)发生了反应,故答案为:盐酸和烧碱发生中和反应.
(2)从图象可以看出,加入盐酸总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克,设碳酸钠的质量是X,氯化氢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X       Y             2.2克
106
44
X
2.2克

得:X=5.3克
73
44
Y
2.2克

得:Y=3.65克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5.3克
13.3克
×100%═39.85%.
(3)样品中烧碱的质量=13.3克-5.3克=8克,设和烧碱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是Z.
NaOH+HCl═NaCl+H2O
40    36.5
8克      Z
40
36.5
8克
Z

得Z=7.3克
∴总的氯化氢的质量=7.3克+3.65克=10.95克,根据图象可知,总的盐酸质量是75克.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0.95克
75克
×100%═14.6%.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9.85%,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点评: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能够判断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反应的过程,注意计算的格式和规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5、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  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图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2CO3,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实  验  操  作 预期实验现象 结    论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固体产物是NaOH,而不是Na2CO3
(4)[拓展应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常用于制作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碳酸盐,其原因是
碳酸盐与胃酸(或HCl)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能会加重胃溃疡病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6、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2CO3,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实  验  操  作 预期实验现象 结    论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固体产物是NaOH,
而不是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临沂模拟)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取碳酸氢钠溶液少许,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水雾或水滴
水雾或水滴
生成.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兴趣小组的同学猜想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Na2CO3,并填入下表:
实  验  操  作 预期实验现象 结    论
取少量固体产物,向其中加入
稀盐酸或稀硫酸
稀盐酸或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4)写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2NaHCO3
  △  
.
 
Na2CO3+CO2↑+H2O
(4)2NaHCO3
  △  
.
 
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10,由此可知:当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时,溶液呈
色.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水珠产生
水珠产生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②为探究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到底是NaOH还是Na2CO3,他们又进行了如下表的实验并得到结论,请帮忙完成下表.
实  验  操  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2CO3,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实  验  操  作

预期实验现象

结    论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固体产物是NaOH,

而不是Na2CO3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常用于制作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碳酸盐,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