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滤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氯水中含有氯气、盐酸、次氯酸、水四种物质.
【猜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过程分析
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没有褪色 猜想
 
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伸入氯气中 没有褪色 猜想2不成立
 
没有褪色 猜想3不成立
【结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该物质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酸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猜想】根据氯气溶于水后所得到的物质来完成猜想;
【实验探究】根据猜想和表格中所给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来完成该题的解答;
【结论】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反思】根据盐酸对指示剂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分析.
解答:解:【猜想】氯水是指氯气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氯气和水),又有化学变化(生产盐酸和次氯酸),所以结合其它猜想我们可以作出是氯气使品红褪色的猜想,氯气的化学式为:Cl2
【实验探究】品红没有褪色,说明猜想1不成立;
要证明猜想3不成立,只要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现象是无变化就可以了,故答案为: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
【结论】结合实验探究可知,前三个猜想不成立,则能使品红变色的是次氯酸;
【反思】(1)HClO中氢的化合价为+1,氧的化合价为-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解得X=+1.
(2)因为氯水中有HCl和HClO,酸性溶液可使石蕊变红,而HClO具有漂白作用,故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变红色后褪色;
故答案为:【猜想】Cl2
【实验探究】①1;  ③把品红试纸伸入盐酸中;
【结论】HClO;
【反思】(1)+1; (2)先变红,后褪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是在气体制取的已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运用来探究氯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既有气体的制取、性质又有气体与水反应后生成物的检验,综合性比较强.本题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酸的性质等知识来解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操作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干燥氨气-碱石灰
B、干燥CO气体-浓硫酸
C、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氯化银-稀硝酸
D、洗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氢氧化铜-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氨气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硫酸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制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3)检验氨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农民在施用碳酸氢铵、氯化铵等化肥时能不能和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近日,一则“北大教授称成人喝三 聚氰胺不伤身”的报道在网络上炒的纷纷扬扬,导致沉寂已久的三聚氰胺再次浮出水面.通常1kg牛奶含有0.2kg的氮(牛奶主要成分是含氮的蛋白质)才刚好合格,因此不法供应商就将含氮量较高的三聚氰胺(C3H6N6)掺入加水的牛奶中以通过检测.求:
(1)三聚氰胺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
(2)100g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建立清晰的微观结构层次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的思维方式.请你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填写粒子的名称,归纳构成物质的粒子由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肼(N2H4)是氮和氢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易溶于水.工业上利用尿素法生产肼,同时得到副产品十水合碳酸钠,其工艺流程如图:

制肼过程的反应为:CO(NH22(尿素)+NaClO+2NaOH=N2H4+Na2CO3+NaCl+H2
(1)实验室若配制30%烧碱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
 
(选填编号).
A.漏斗   B.烧杯 C.烧瓶    D.量筒
(2)已知:Cl2+H2O=HCl+HClO(次氯酸),请推测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后续反应过程来看,若要使原料不浪费,合成次氯酸钠时投入的液氯与烧碱的质量之比为71:
 

(3)在实验室中,欲从母液中分离出十水合碳酸钠晶体.可采用的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
 
 
、洗涤.
(4)肼具有很好的还原性,且氧化产物无污染,故可用于除去锅炉等设备供水中的溶解氧等.请写出肼除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化学家眼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资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就可以制金刚石,CO2+4Na
 一定条件 
.
 
C(金刚石)+2Na2O.若要制得金刚石6g,需要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和一瓶未标浓度的稀盐酸,为测定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和稀盐酸的浓度,他们取9.3g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求:
(1)9.3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未知浓度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KNO3化肥中可能混进了NH4Cl、(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同学们对该化肥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探究一】取少量化肥样品与熟石灰在研体中混合研磨,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
(2)【探究二】另取少量化肥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的沉淀E时
 

②小明认为由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混进了NH4Cl和(NH42SO4、一定没有K2CO3,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3)探究二最终的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该废液
 
(填“能”或“不能”)直接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