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是(  )
A.氯化钠B.氧气C.晶体硅D.氯化氢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但氧气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晶体硅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且氯化氢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用序号填写下列空表
某些物质在燃烧或加热时产生的现象:a、蓝紫色火焰;b、火星四射;c、耀眼的强白光;d、发出白光;e、浓厚的白烟;f、淡蓝色火焰
某些物质燃烧或加热后生成物在常温下的状态:
①无色气体;②白色固体;③黑色固体;④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⑤无色液体
燃烧或加热时条件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燃烧时的现象fedcb
生成物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说法不正确是(  )
A.铁能和稀盐酸反应,而铜却不能B.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铁能与氧气反应,而铜不能D.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物质在反应后,能够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镁和稀盐酸B.CuO和稀硫酸C.氧化铁和稀硫酸D.Fe和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使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减少汽油消耗和废气排放.
(1)镁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2MgO+Si+2CaO$\frac{\underline{\;1600℃\;}}{\;}$2Mg↑+Ca2SiO4,抽走容器中的空气对反应有促进作用,且能防止空气中的物质与Mg反应使产品混有MgO(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
书写化学式.  
氯化镁:MgCl2 

硫酸钠Na2SO4   
氢氧化铜Cu(OH)2氧化铁Fe2O3     
氢氧化钠NaOH  氯化亚铁FeCl2  
氧化铝Al2O3二氧化氯C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碳酸氢铵分解产物的检验”实验设计中,同学们有如下新的设计方案(固定装置已略去),其中能同时测出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内焰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外焰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2)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3)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白烟,点燃这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复燃,这是因为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
(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二氧化氮等.
(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
②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检验原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②根据实验中出现的甲中药品由红变黑或乙中石灰水第一次不变浑浊,第二次变浑浊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在d处将尾气点燃或在d处用气球收集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