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正误,并指出操作错误的地方。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⑤ _____ ⑥_____ ⑦_____ ⑧_____ ⑨_____
【答案】错误,应用灯帽盖灭 错误,瓶塞没有倒放,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 错误,应悬空滴加 错误,会打破试管 正确 错误,应用手扇闻 错误,应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 错误,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 错误,要平时刻度线
【解析】
①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错误;
②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瓶口要紧挨试管口,标签要朝向手心,故错误;
③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故错误;
④往试管中加块状固体时,试管应横放,故错误;
⑤往试管中加粉末状固体时,试管应横放,故正确;
⑥闻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处轻轻地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错误;
⑦过滤操作应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故错误;
⑧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故错误;
⑨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所示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B.②所示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③所示实验结论: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④所示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通常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 19
C.x的值是7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药品选择: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
A 水 B 过氧化氢 C 氯化钾 D 高锰酸钾(KMnO4)
(2)装置连接,所需的一些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选择该仪器的目的是_____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必须考虑的是_____(填字母);
A.颜色 B.可燃性 C.溶解性 D.密度
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合适时间是_____.
(3)气体检验:如图2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原因是_____.
(4)实验探究:如图3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观察可见:实验①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②中产生气泡,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写出试管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上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
①加热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药品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⑥熄灭酒精灯 ⑦连接装置
(4)问题
①某同学用E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
②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当锥形瓶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5)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常温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装置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改用右图装置来收集乙炔,则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化学学习要让学生既能够“见微知著”,也能够“见著知微”。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右图为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
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
(1)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 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 “失去”)电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构成氯化钠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 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 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 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如图是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 )
A. 打开活塞K,装置①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消失
B. 打开活塞K,装置②中会看到液面上升,产生蓝色沉淀
C. 打开活塞K,装置②中会有气泡冒出
D. 打开活塞K,装置③中会有液体流入,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