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

(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D.
(3)在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装置中,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小伟又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小伟观察到乙试管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请写出所有可能使其变红的原因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分析 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水槽是常用的盛水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乙试管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有: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答 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水槽是常用的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水槽;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A;D;
(3)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乙试管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有: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答案为: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变浑浊二氧化碳
(2)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氧气
(3)盛放冰水的杯子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外壁会潮湿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硫元素的核电荷数是16;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填数值).
(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填“失去”或“得到”)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Mg2+,此时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Ne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
A.米饭变馊    B.火药爆炸   C.湿衣服晾干   D.水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磨豆成浆
B.
剪纸成花
C.
焚烧垃圾
D.
雕石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与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将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醋酸、酒精、蔗糖、干冰CO2
(2)纯碱、熟石灰、烧碱、氨水Na2CO3
(3)生石灰、氧化铁、冰水混合物、高锰酸钾K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小红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进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2)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序号)AD.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3)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温室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50  35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65℃时,该溶液是无法判断(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
②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有BCD(填字母序号).
A.升温  B.降温  C.加固体M  D.恒温蒸发水
(4)某些地方的饮用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等可溶性盐,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试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a(HCO32$\frac{\underline{\;\;△\;\;}}{\;}$CaCO3↓+CO2↑+H2O.
(5)如图所示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NaOH和CaO.(写出两种不同物质的化学式)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X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是(  )
A.x:Ca(OH)2;y:稀CO2(适量)B.x:稀H2SO4;y:BaCl2溶液(少量)
C.x:NaOH溶液;y:HCl(过量)D.x:稀NaOH;y: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人类开始使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顺序为Cu、Fe、Al(填元素符号);
(2)在空气中铝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
(3)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能增加人体中的铁元素;
(4)将铝、铁、铜三种金属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C溶液中(填字母符号),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A.Al2(SO43溶液        B.FeSO4溶液       C.CuSO4溶液
(5)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如钢比纯铁的硬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