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4CrO3+ 6H2SO4═2Cr2(SO4)3 +2X↑+ 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 ▲ .
(2)请从微观上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化学方程式2KClO3 2KCl + 3O2↑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反应生成了气体
B.反应物是KClO3和MnO2,生成物是KCl和O2
C.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为2:2:3
D.245g KClO3完全反应生成149g KCl和96g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扑灭用电设备发生的火灾,来不及切断电源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 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A.不导电 B.容易燃烧 C.密度比空气大 D.容易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
⑵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填字母序号),写出化学方程式 ▲
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 ,化学方程式: ▲ ,用该装置的优点是 ▲
⑷某同学利用B和F装置,制取并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比理论值偏小(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 ▲ 。
⑸若用如图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 ▲ (填“a”或“b”);用图I所示的矿泉水瓶中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要证明矿泉水瓶变瘪主要是由于CO2与NaOH的反应,需要进行的对比实验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A.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不但能增加肥效,还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D.燃烧都是剧烈的发热发光的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验证——以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中和反应为例.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 mL量筒等.
[设计方案并实验]
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 ▲ 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 mL ▲ 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 mL.
小明同学的判断: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不能说明,需要补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
补做实验并判断: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稀硫酸, ▲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
[结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
[反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 (填字母序号).
A.仅是反应物 B.相当于指示剂 C.作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示意图中共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类型不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反应中甲、乙物质质量比为16: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家的大豆叶片边缘发黄(如图),且出现了倒伏现象。
你认为应施用的肥料是( )
A..Ca(H2PO4)2 B..NH4H2PO4 C..CO(NH2)2 D..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