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 O2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
B. 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 N2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中段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对于某一化学反应可选择不同的催化剂
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称新国标)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新国标在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______(填序号)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2)新国标中消毒剂由1项增加到4项,加入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
①臭氧(O3)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臭氧转化为氧气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②二氧化氯在消毒过程中产生次氯酸根离子(ClO-)也有消毒作用。在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价。
③用氯胺消毒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2Cl + X = NH2+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t3℃时,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
B. t1℃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各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质量大
C.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 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产物的气体都有毒 B. 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C. 反应条件相同 D. 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会用到的一些仪器
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使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则他应该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不选F装置);若用双氧水制氧气则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若该同学用同样的装置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该装置还缺少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
(3)若该同学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应当从______端口进气,若F装置中装满水,则应当从_____端口进气。
(4)实验室中常利用草酸固体与浓硫酸液体混合后制取一氧化碳气体,已知一氧化碳是一种有剧毒的气体,与空气的密度相近,且难溶于水,则该反应应当使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不选F装置);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是一种银白色的固体金属,所以构成铁的铁原子也是银白色的
B. 风送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因为温度改变,原子的体积大小发生了改变
D. 花粉在水面上运动,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州市天河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中段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铁能与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已知广口瓶的有效容积为242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
B. 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8%
C. 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可十分接近拉瓦锡实验的结果
D. 此实验可有效解决拉瓦锡实验中的汞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