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是氢离子
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原子团是由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集团,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能分开

分析 A、根据酸的定义分析;
B、根据碱性溶液和碱溶液的区别考虑;
C、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和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
D、在许多分解反应中,原子团都会被分解.

解答 解:A、电离是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故酸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是氢离子,正确;
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是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是显碱性的溶液,故B错;
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铜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故C错;
D、原子团在许多分解反应中都会被分解,比如碳酸钙、氢氧化铜等受热分解时碳酸根、氢氧根都被分解,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图中的A装置(填A或B).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做我们学过的铜绿分解实验,用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铜绿$\stackrel{加热}{→}$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2)C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3)利用B\C组合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利用该装置测得气体体积,实际包括反应生成的气体,还有滴入锥形瓶内的液体的体积,所以,所测得结果偏大.
加热
(4)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是:氢氧化钙(固)+氯化铵(固)$\frac{\underline{\;加热\;}}{\;}$氯化钙(固)+氨气+水.实验室制取氨气,若选择A装置,应该将此装置如何改动?排水法改为向下排空气法
(5)实验室里还可采用B图装置,通过用MnO2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H202)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6)某研究小组对用H2O2分解生成H2O和O2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他们进行以下实验:
①往盛有5mL5%H2O2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②往盛有5mL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克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③往盛有5mL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克Fe2O3,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④经检验,②,③中反应后试管中仍分别含有a克MnO2和a克Fe2O3
【问题】(1)MnO2和Fe2O3是上述反应中的催化剂剂.
(2)实验②,③中的H2O2的浓度(ω%)以5%为宜.
研究小组还对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种类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下表选取了部分实验数据: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浓度 
时间(min)
条件
30%H2O2溶液15%H2O2溶液5%H2O2溶液
a克MnO20.20.82.0
a克Fe2O37.09.016.0
【问题】(3)从上表中能得出哪些结论?催化剂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7)【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水泥块能加快双氧水分解速率
【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起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水泥块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为锥形瓶.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顺序从左至右连接)acb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是金、银、铜(填名称).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各种黄金首饰易于保存,具有收藏价值的主要原因是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大(填“大”、“小”或“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碘化银①在常温下为黄色晶体,②有一定的毒性,③加热到146℃时转化为橙色晶体,④熔点为558℃,沸点为1 506℃,⑤碘化银可制造照相感光乳剂,⑥在人工降雨中常被用作冰核形成剂.
上述材料中属于碘化银物理性质的是①④;属于碘化银化学性质的是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属于碘化银用途的是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向20g1%的盐酸中逐滴滴加20g1%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溶液pH随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下列四种图示中能正确表达该变化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C.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污水处理工厂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100g(含硫酸)废水,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8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请问
(1)废水中的硫酸质量是多少?
(2)废水的硫酸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
B.金属铜通常用作导线是因为它的导电性最好
C.常温下不是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D.金属一定是单质,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