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KC1的部分溶解度数值如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溶解度
20℃34g
30℃37g
A.20℃时,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有34g溶质
B.将30℃的饱和KCl溶液降温至20℃,有3gKC1晶体析出
C.向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KCl,所得溶液的浓度一定不同
D.欲除去KC1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可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

分析 A、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
B、30℃的饱和KCl溶液降温至20℃,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但选项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向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可能会出得到了同一温度下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20℃时,KC1的溶解度为34g,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即20℃时,134g饱和KCl溶液中含有34g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30℃的饱和KCl溶液降温至20℃,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但选项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析出KC1晶体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可能得到的是同一温度下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除去KC1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可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溶解度的含义、物质分离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无水硫酸铜、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a.取少量白色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沉淀和无色溶液.
b.向所得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有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过滤,滤液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第一步实验现象的描述,你认为白色固体中无水硫酸铜不能确定.(选填“存在”、“不存在”或“不能确定”)
(2)根据两步实验的现象,你认为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硫酸铜,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钾.沉淀有部分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BaCO3+2HNO3═H20+CO2↑+B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滴管,取用试剂后不用洗涤立即回位
B.胶头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垂直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B.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浓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涂上盐酸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0102030405060
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
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
①如图1是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则A线表示的是KNO3溶解度曲线.P点表示在某温度下NaCl与KNO3溶解度相同,该点的温度范围是20℃-30℃.
②20℃时,136g饱和食盐水,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Cl晶体的质量为3.6g.
③30℃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其结果如图2所示,加入的甲物质是NaCl,得到是饱和溶液(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④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配置热的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得到的滤液中所含溶质有NaCl与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CO能燃烧,具有毒性和还原性
C.CO和CO2性质和用途的较大差异,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种类不同
D.CO2不供给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都会致人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二氧化碳的组成和构成:
(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 C15H22O5 )治疗疟疾而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蒿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C.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
D.青蒿素属于无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薯片”是一种大众休闲食品,它的包装如图甲所示,袋内通常充满了气体.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气体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如下的探究之旅.

【提出猜想】包装内填充的气体可能是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
【设计实验】(1)兴趣小组的同学抽取气体样品后,采用如图所示操作将气体转移到了集气瓶内,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没有复燃,于是他们得出了包装袋内的气体没有氧气的结论.请对他们的做法和结论作出评价这种说法错误,带火星木条不复燃可能是氧气浓度太低.
明辉认为根本不需要设计验证氧气存在的实验,他认为包装袋内的气体不可能是氧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食品变质是缓慢氧化,填充气体的目的是隔绝氧气.
(2)请设计实验探究包装袋内的气体是否为CO2.你的实验方案是用注射器抽取气体,并将抽取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写出实验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3)进一步实验证明气体包装袋内气体为氮气,请指出氮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另一种用途制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