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由C、H、O、Na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氧化物,它一定是干冰
B、乙是碱,它不一定是氢氧化钠
C、丙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它一定是碳酸
D、丁显中性,它能与某些碱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它一定是水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根据题意,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由C、H、O、Na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再根据氧化物、碱的组成以及物质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可能是碳酸或二氧化碳,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的物质是水.
解答:解:A、甲是氧化物,可以是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是氧化钠,故错误;
B、乙是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根据所给元素一定是氢氧化钠,故错误;
C、依据碱的性质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可能是碳酸或二氧化碳,故错误;
D、能与某些碱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且呈中性,该物质一定是水,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氧化物、碱的组成及碱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的掌握和应用情况,要根据相关知识细心分析才能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学习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不正确的是(  )
A、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碱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D、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光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O2(CO)--通入氧气中点燃
B、SO2(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FeSO4溶液(CuSO4)--加过量的锌粉,过滤
D、NaCl溶液(NaHCO3)--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照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比较红磷、白磷着火点
B、
探究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度
C、
探究分子运动以及分子运动的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关系
D、
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尿素和Ca(H2PO42 黄铜和焊锡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厕所清洁剂(含HCl)和炉具清洁剂(含NaOH)
方法一 观察颜色 加入硫酸镁溶液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加入酚酞溶液
方法二 加熟石灰研磨 比较硬度 观察颜色 加入纯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Cl  KOH  MgS04
B、K2S04  FeCl3 NaN03
C、KCl  NaOH  Ba(N032
D、Na2C03  K2S04  HN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你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可以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
B、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品
C、羊毛、棉花、腈纶都不是天然纤维
D、儿童患佝偻病是因为体内缺乏微量元素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秋季以来,我国多地又出现H7N9禽流感,治疗的新药是帕拉米韦,其分子式是C15H28N4O4,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化合物
B、物质中碳、氢、氮、氧的质量比为15:28:4:4
C、一个分子中含有51个原子
D、该物质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