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锌粒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氢气。(提示:盐酸会挥发出少量的HCl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制取氢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③检查A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气管一端用夹子夹紧,从长颈漏斗注水,待水浸没管口,然后继续注水,若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④小雪同学欲检验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有盐酸存在,则她可以从铜、酚酞试液、碳酸钠、硝酸银中选__________来检验。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重要合金。小雪同学要证明某生铁样品中含有碳元素,并测定其含碳量,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B→C→碱石灰干燥管。其中装置A中的药品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现取10g该样品在纯氧中燃烧。请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当整套装置内的化学反应均完全进行后,经测量装置C增重mg,则10g该试样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④当整套装置内的化学反应均完全进行后,B装置中固体的质量会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一定不变”、“无法确定”之一)。
【答案】ACDF Zn+2HCl═ZnCl2+H2↑ 出现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 碳酸钠 吸收水蒸气 Ca(OH)2+CO2═CaCO3↓+H2O 一定增大
【解析】
解:(1)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通过A制取氢气,通过C吸收氯化氢气体,通过D吸收水蒸气,通过F收集氢气;
②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
③检查A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气管一端用夹子夹紧,从长颈漏斗注水,待水浸没管口,然后继续注水,若出现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④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稀盐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氯化锌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因此欲检验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有盐酸存在,应该选择碳酸钠;
(2)①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②装置C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③设生铁中碳质量为x,装置C增重mg,则反应生成了mg二氧化碳,
x==
;
④当整套装置内的化学反应均完全进行后,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固体质量减小,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导致固体质量增加,由于生铁中铁的质量远远大于碳的质量,因此B装置中固体的质量会一定增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气体。由于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杂质,使制得的
中混有
气体查阅资料后收集到如下信息:一、
能与NaOH等碱溶液、
溶液反应,二、
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
溶液吸收。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式:__________。
②欲获取纯净、干燥的,需对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
Ⅰ.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 浓硫酸 B NaOH溶液 C 澄清石灰水 D 溶液
Ⅱ.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_,该装置所盛试剂为________。
(2)某同学进行如图的两个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③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Ⅰ._______;
甲 乙
Ⅱ.和
;Ⅲ.
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 ②若_______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________,猜想Ⅲ成立。 |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
和
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CO中的少量 |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B |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 加入足量的稀 |
C | 除去 | 加入适量的 |
D | 鉴别 | 加入适量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H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4)写出稀盐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1)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2)40 s时,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种;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C 从20 s到40 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草甘膦(化学式为)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白色结晶,易溶于水、乙醇等,不可燃,常温下稳定。
(1)草甘膦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精确到)
(3)33.8克草甘膦中含有多少克磷元素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实验室里一起制作叶脉书签。
(材料准备)
(1)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
(2)配制2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此过程中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g,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若所配溶液浓度偏小,可能的一个原因是________。
(制作书签)
步骤一: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
步骤二:将树叶放在2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此过程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________性。本步骤中需注意的一项安全操作是________。
步骤三:当叶肉呈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
步骤四:将叶子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软毛刷轻轻刷去叶肉。
步骤五: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
步骤六:向氢氧化钠废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后,倒入下水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气态化石燃料,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1)2个甲烷分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天然气是_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写“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可得到合成气(和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合成气有多种用途,例如冶炼金属,请写出用合成气中一种成分与赤铁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CH3Cl)和氯化氢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氯化氢溶于水就是盐酸,盐酸具有酸的通性,是因为盐酸含有________________(写微粒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