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健同学到舅父家做客,看到一个化肥“蛇皮袋”上印有图所示商标,还嗅到一股臭味.熊健向舅父解释说:
(1)这包化肥是________肥,能促使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每袋化肥中含该元素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kg.
(2)该化肥________时容易分解,在施用时不能与________性物质混合.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中考3年模拟12.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甲醛(HCHO)
B.葡萄糖(C6H12O6)
C.醋酸(CH3COOH)
D.碳酸钙(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中考3年模拟12.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糖类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食品
B.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D.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变为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中考3年模拟1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天津)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试剂甲和乙可能是(双选)( )
A.甲:水,乙:氢氧化钠
B.甲:熟石灰,乙:稀盐酸
C.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
D.甲:氢氧化钠,乙: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中考3年模拟1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是某菜农使用的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中考3年模拟1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图是某化肥的标签,请列式计算,以解决如下问题.
(1)通过计算碳酸氢铵的含氮量,说明此标签是否有错误.
(2)根据国家标准,碳铵化肥中的NH4HCO3含量不得低于95%,陈红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和如下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且假设杂质不发生反应.
NH4HCO3NH3↑+H2O+CO2↑
2NH3+H2SO4=(NH4)2SO4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 1 | 2 | 3 | 平均值 |
使用样品的质量/g | 8.00 | 8.00 | 8.00 | 8.00 |
硫酸增加的质量/g | 1.71 | 1.69 | 1.70 | 1.70 |
①陈红认为硫酸增加的质量是氨气(NH3)的质量,根据陈红的分析,请利用实验平均值计算出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百分含量.
②这个结果能否说明这种化肥合格与否,请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中考3年模拟11.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2014湖南衡阳)“侯氏制碱法”首先得到的是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露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
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瓶开启后久置的碳酸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研究.
【提出假设】 假设Ⅰ:完全变质;假设Ⅱ:没有变质;假设Ⅲ: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假设________不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导管连接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样品,有气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假设________不成立.
【实验结论】 假设________成立,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
【交流反思】 欲除去Na2CO3变质后产生的杂质,最合适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中考3年模拟11.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C.用硫酸铜精炼铜
D.用食盐生产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中考3年模拟10.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山东聊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