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按如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总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
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探究.
 方案  
 现象 溶液变红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 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溶液中有碳酸钠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映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Na2CO3,排除其对NaOH检验的干扰.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AC.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分析 【实验探究】
(1)按右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酒精燃烧的产物中含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2)根据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分析;
【反思交流】
为了使碳酸钠完全反应,应该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拓展应用】
碳酸钠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

解答 解:【实验探究】
(1)按右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酒精燃烧的产物中含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故填:合理.
(2)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白色沉淀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3)碳酸钠能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夜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反思交流】
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防止影响对NaOH的检验.
【拓展应用】
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不能选择氯化钙溶液,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使用氯化钙时能够带入新杂质--氯化钠.故填:AC.
故答案为:
【实验探究】(1)合理;
(2)CaCO3+2HCl=CaCl2+H2O+CO2↑;
(3)①白色沉淀;②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
【反思交流】除去溶液中的Na2CO3,排除其对NaOH检验的干扰;
【拓展应用】AC.

点评 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焚烧垃圾发电B.焚烧大量秸杆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D.使用可降解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t℃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为S,在该温度下,把bg硝酸钾晶体投入到cg水中,则:当S:100>b:c时,该溶液中质量的质量分数为W1%;当S:100≤b:c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2%,下列对W1%,W2%的计算正确的是(  )
A.$\frac{b}{b+c}$×100%
$\frac{s}{100+s}$×100%
B.$\frac{s}{100+s}$×100%
$\frac{b}{b+c}$×100%
C.$\frac{100}{b+c}$×100%
$\frac{100}{100+s}$×100%
D.$\frac{100}{100+s}$×100%
$\frac{100}{b+c}$×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是: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按如图所示(未装药
品)装配好仪器.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g镁带样品?不能(填“能”或“不能”).
(3)若不改变温度,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把玻璃管下移一段距离,使玻璃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若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示装置漏气(合理答案均可).
(4)经换算,该实验获得的氢气质量为0.002 0g.该镁带中单质镁的质量分数是80%.
(5)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否(填“是”或“否”),理由是因为试管中留有的氢气体积等于从试管中排出的空气体积,所以对实验最终结果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变化
B.生成物有可能是氧化物
C.反应前 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1)双氧水(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实验室也可用它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用此方法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序号)B,若想收集到纯度较高的氧气,应选择收集装置是(填序号)C.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的发生装置(填序号)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方法二、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1)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在操作上的主要优点是反应不必加热,实验安全.
(2)现有500克质量分数为3.4%的双氧水.用方法二最多可以制得氧气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废旧干电池中白色糊状物成分的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相应的报告.
[提出问题]白色糊状物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资料]干电池的白色糊状物中含有铵根离子.
[猜想]可能含有OH-、CO32-、Cl-、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白色糊状物可能是淀粉.
[设计方案]小亮首先认为不能存在的离子是OH-
,因为铵根离子遇到该离子会生成氨气.为了验证其他离子的存在情况,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糊状物少量,加足量的水,搅拌后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无沉淀产生没有SO42-和CO32-存在
(2)另取第(1)不所得滤液少量,滴加少量AgNO3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存在的离子是Cl-氯离子
(3)取白色糊状物,滴加少量碘
溶液
出现蓝色有淀粉存在
[反思]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废旧干电池中的许多物质可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造福人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根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2:1B.A试管中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B试管中移近火焰发生爆鸣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