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铁的冶炼和利用已成为目前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一、生活中使用的防寒热贴利用了铁生锈原理,其工作过程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二、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得到铁合金.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1)甲同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1010203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10012080X
生成氢气的质量∕g0.30.30.3Y
请回答:上表第四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则Y=0.9g,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84%
(2)乙同学提出单质碳也具有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O3+3C$\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为什么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于是,他模拟工业炼铁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查阅资料知NaOH溶液可吸收CO2气体):
①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一份与足量的碳粉均匀混合放入下图装置A的硬质试管中;另一份放入下图装置B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装置A和B两组实验同时开始进行.在装置B的发应中,实验开始前,先通CO(选填“通CO”或“加热”);实验结束后,继续通入CO直至冷却至室温.

此时,发现装置B的硬质玻璃管中固体完全由红色变为黑色,装置A的硬质试管中仍有红色固体.因而他认为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不易完全反应是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的一个原因.
(3)丙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发现除了上述原因外,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还有一些其它原因,试写出其中的一个生铁和焦炭都是固体,不易分离.
(4)丁同学利用图B装置,取不同质量的铁的氧化物进行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铁的氧化物质量/g生成铁的质量/g
14.002.81
28.007.62
310.007.01
412.008.42
514.009.81
616.0011.22
718.0012.63
820.0014.03
从上表可以看出进行第2次实验时,所得数据十分不可靠.请分析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可能是反应时间太短.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机械牛分析解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的条件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表格分析生铁和稀硫酸反应的质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一、生活中使用的防寒热贴利用了铁生锈原理,铁生锈过程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填:热.
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故填: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10g合金与80g硫酸是恰好完全反应,故上表第四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则30g合金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9g;
设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9g
$\frac{56}{2}=\frac{x}{0.9g}$  x=25.2g
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frac{25.2g}{30g}×100%$=84%;
故填:0.9,84%;
(2)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O3+3C$\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故填:2Fe2O3+3C$\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
②装置A和B两组实验同时开始进行.在装置B的发应中,实验开始前,先通CO,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
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装置B的硬质玻璃管中固体完全由红色变为黑色;故填:通CO,红,黑;
(3)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的原因还与焦炭的状态有关,生铁和焦炭都是固体,不易分离,故填:生铁和焦炭都是固体,不易分离.
(4)丁同学利用图B装置,取不同质量的铁的氧化物进行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铁的氧化物质量/g生成铁的质量/g
14.002.81
28.007.62
310.007.01
412.008.42
514.009.81
616.0011.22
718.0012.63
820.0014.03
进行第2次实验时,所得数据过大,十分不可靠.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可能是反应时间太短,氧化铁没有全部被还原,故填:反应时间太短.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炼铁的原理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结合题干进行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为了预防碘缺乏疾病,主要防治措施是在食盐中加碘,这里的“碘”应理解为(  )
A.元素B.分子C.单质D.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⑧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量CO2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⑦②⑧(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若用如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应为a端.(选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B;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当温度为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如图乙所示,20℃时,往蒸馏水中慢慢加入硝酸铵固体,结果发现试管内的溶液中出现大量晶体,则X应该是A、B、C三种物质中的A.
(3)t1℃时,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加入C物质、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根据如图所示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b的名称是水槽,从A装置设计来看,该反应需要的反应条件是加热.
(2)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原料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填名称).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集气瓶收集气体前没有装满水(或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
(4)下列几种气体可用D装置干燥、收集的是①⑤⑥(填序号).
①H2 ②O2 ③CO2 ④SO2 ⑤CH4 ⑥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鉴别所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目的所用试剂
A区别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B区别N2和CO2燃着的木条
C除去CO2中的CO
D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铜粉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①的仪器名称: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可选用BD/BE/BF(填编号)装置组合来制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3)F装置的用途较多,若用F装置来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瓶内应盛放浓硫酸,说明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但不与氢气反应,气体应从a(填a或b)端通入.
(4)查阅资料: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E/AF(填编号).若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试管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除观察到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现象外,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内液面上升.
(5)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温度的影响,设计以下对比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如下表(说明: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
3.0g氯酸钾580
3.0g氯酸钾、1.0g二氧化锰350
3.0g氯酸钾、1.0g氧化铜370
Xg氯酸钾、1.0g氧化铁390
分析回答: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O2↑.
④中x的值应为3.0.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M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