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观察木条能否复燃,检验是否为氧气
B.图2观察反应有无气泡产生,判断是否为碳酸钠
C.图3观察反应剧烈程度,比较镁与锌的活动性
D.图4观察燃烧先后顺序,比较可燃物的着火点
B 【解析】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钠盐还可能是碳酸氢钠。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 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
C. 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 CO和C都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都是CO2
D 【解析】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可以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长时间保存,正确; B、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故会污染空气,故正确;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正确; D、一氧化碳燃烧的产物一定是二氧化碳,而碳在氧气充足时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的产物是一氧化碳,故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青海省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架大型客机C919试飞成功,镁铜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现取一定质量的该合金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3 g氢气,剩余固体质量为6.4 g。
(1)求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2)求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3.6 g 64%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设生成0.3g氢气需要镁的质量为x。 Mg+H2SO4=MgSO4+H2↑ 24 2 x 0.3g x=3.6g (2)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4% 答:(1)求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为3.6 g;(2)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青海省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 氯化铵 B. 磷矿粉 C. 硫酸钾 D. 碳酸钾
A 【解析】含有铵根离子的肥料和碱性物质可以反应能生成氨气,所以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镁条与稀盐酸“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镁 条放入稀盐酸中,除了有气泡产生外,同时出现灰白色浑浊的异常现象,写出镁条与稀盐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提出问题)什么原因导致有灰白色浑浊物出现呢?
(设计实验 1)(使用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试管 | A | B | C | D |
镁条长度 | 1cm | 2cm | 3cm | 4cm |
沉淀量 | 无沉淀生成 | 少量沉淀 | 沉淀较多 | 沉淀很多 |
根据上述实验得知,产生灰白色浑浊与镁条长度的关系是_____;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
(猜想假设)甲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甲 的猜想,理由是_____; 乙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 丙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实验设计 2)
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氯化镁固体_____(选填“溶解”
或“不溶解”),故乙同学猜想错误。 丁同学测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pH 变化情况如表:
时间 /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 | 放置 过夜 |
溶液 pH | 2.0 | 5.8 | 7.4 | 8.0 | 8.6 | 9.0 | 9.3 | 9.6 | 9.8 | 10.0 | 10.0 | …… | 10.2 |
实验 现象 | … | 无沉淀生成 | 镁条慢慢溶解。气泡量减少,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灰白色沉淀 逐渐增加 |
根据此表,写出你得出的两个结论分别是:
①_____;②_____。 结果探究得知,生成的而灰白色固体为不同化学组成的碱式氯化镁的混合物。
Mg+2HCl=MgCl2+H2↑ 相同条件下,镁条越长,产生的沉淀越多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 溶解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 pH 值在不断增大 随着 pH 值的增大,灰白色的沉淀物逐渐增加 【解析】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设计实验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镁条越长,产生的沉淀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加粉末药品 B.
读液体体积
C. 测定溶液PH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生成KHCO3,然后利用K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CO2的性质,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再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CH4O)。“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下:
(1)写出分解池发生的主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的X是_______________;
(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HCO3K2CO3+H2O+CO2↑ 碳酸钾溶液 CO2+3H2CH3OH+H2O 减缓温室效应(或低碳减排或制取燃料或变废为宝等) 【解析】本题是流程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流程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流程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能提高信息捕捉的有效性。 (1)根据实验目的,吸收池主要是使碳酸钾转化为碳酸氢钾,根据实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Cu B. 0 C. N2 D. CO2
A 【解析】 A、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B、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厦门地铁 1 号线已正式运营,地铁建设使用了铝、铁、铜等金属。请回答下面问题:
(1)铝比铁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却更强,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
(2)向一定质量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 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填写下列空格:
①若滤渣中无铜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一个)。
②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 (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3)地铁车厢的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阻止铁与_____接触而锈蚀。
4Al+3O2═2Al2O3 Zn+2AgNO3═Zn(NO3)2+2Ag 或 Cu +2AgNO3═Cu(NO3)2+2Ag Zn(NO3)2 Cu(NO3)2 水和氧气 【解析】(1)在常温下,铝能跟空气中的氧气生成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受到腐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2)向一定质量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铜粉,...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