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够转化,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是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气体B能用于炼铁,C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且具有吸附性.则:
①A的化学式是O2
②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合理即可).
(2)若A是一种碱,B被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是非金属氧化物,其固态时能进行人工降雨.则:
①B的化学式是Na2CO3
②固体C的俗名为干冰;
③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或其它合理答案).

分析 (1)A是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气体B能用于炼铁,C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且具有吸附性,因此A是氧气,C是碳,则B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都能产生D,因此D是二氧化碳;
(2)A是一种碱,B被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是非金属氧化物,其固态时能进行人工降雨,因此C是二氧化碳,A和B能够反应,因此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钠;碳酸钠和二氧化碳都能反应产生D,因此D可以是碳酸钙,据此分析.

解答 解:(1)A是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气体B能用于炼铁,C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且具有吸附性,因此A是氧气,C是碳,则B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都能产生D,因此D是二氧化碳;碳和氧气点燃产生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O2; 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合理即可);
(2)A是一种碱,B被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是非金属氧化物,其固态时能进行人工降雨,因此C是二氧化碳,俗名干冰;A和B能够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钠;碳酸钠和二氧化碳都能反应产生D,因此D可以是碳酸钙,①Na2CO3  ②干冰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或其它合理答案).

点评 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藤摸瓜顺向、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滴下少量双氧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涨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涨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结束后,测得部分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X26212
A.乙是反应物B.无法确定X的值
C.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钾:KSO4B.钙离子:Ca+2
C.2个氮原子:N2D.显+2价的镁元素:$\stackrel{+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饮食健康是人民群众普遍的生活需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适量的小苏打用于制作面包
B.蛋白质的摄入可促进肌肉的修补
C.奶茶中添加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加香醇
D.酱油中添加铁元素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实验二
(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对比A瓶与C(填“B”或“C”)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干燥的不变,结论是CO2与水反应变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用语言表示).
【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三实验四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曲线表示锌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C.反应后盐酸一定没有剩余D.反应后锌一定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工业制取纳米级金刚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a+CCl4$\frac{\underline{\;催化剂\;}}{700℃}$C+4X,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NaCl;
(2)CCl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3)上述化学反应的类型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学与药品研发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成功研制出抗疟新药,成为我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我国的许多医学著作中都有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屠呦呦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确定了它的组成、结构,并成功合成.
(1)提取过程
研究人员先是采用水煎法(将青蒿放入水中,加热煮沸、浓缩),发现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无抑制效果,而采用95%的乙醇(乙醇沸点78℃)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为30%-40%,后来又采用乙醚(沸点35℃)为溶剂,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达到95%以上,课题组将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命名为青蒿素.
根据青蒿素的提取过程推测青蒿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写一条)不溶于水(或能溶于乙醇或易溶于乙醚等)和受热不稳定(或受热易变质或能杀菌或能抑制疟原虫)等.
(2)结构分析
确定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是药物研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成功分离出青蒿素晶体后,课题组立即着手分析其化学结构.
①定性分析
取适量青蒿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用符号表示)C、H.
②定量分析
实验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8%,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确定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的计算式(只列式,不计算结果)$\frac{282×(1-63.8%-7.8%)}{16}$.
③主要抗疟结构分析
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它有较强的氧化性,青蒿素分子中具有怎样的结构才使它有较强的氧化性呢?
我们熟悉的过氧化氢溶液有较强的氧化性,医疗上常用它杀菌消毒,过氧化氢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H-O-、-O-O”两种,青蒿素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H-O-、-O-O-”等几种,你认为青蒿素分子中起杀菌作用的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是-O-O-.以上是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的推理,推理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化学合成
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0.1%-1%,课题组于1984年成功合成了青蒿素,请你谈一谈化学合成青蒿素有哪些优点(答一点即可)产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