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A、B、C、D分别是Na2SO4溶液、稀盐酸、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和B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D溶液,沉淀不溶解.A和C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D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是氯化钡溶液
(2)写出反应中出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合理即可).

分析 根据题意,A、B、C、D分别是Na2SO4溶液、稀盐酸、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A和B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D溶液,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沉淀不溶于酸,则D为稀盐酸,沉淀为硫酸钡沉淀.A和C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D溶液,沉淀全部溶解,说明该沉淀为碳酸钡沉淀;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B、C、D分别是Na2SO4溶液、稀盐酸、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A和B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D溶液,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沉淀不溶于酸,则D为稀盐酸,沉淀为硫酸钡沉淀.A和C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D溶液,沉淀全部溶解,说明该沉淀为碳酸钡沉淀;则A为氯化钡溶液,B为硫酸钠溶液,C为碳酸钠溶液.
(1)A溶液是氯化钡溶液.
(2)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氯化钡溶液;(2)BaCl2+Na2SO4═BaSO4↓+2NaCl(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所示利用海水为原料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1)要鉴别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试剂是肥皂水.
(2)制纯碱过程中,其中过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3)粗盐中含有泥沙、MgSO4、CaCl2等杂质.要提纯粗盐,现将粗盐溶于水,然后通过如下操作即可得到较纯的氯化钠:a.过滤;b加过量的Ba(OH)2溶液;c加适量的盐酸;d加过量的Na2CO3溶液;e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dace(填字母).
(4)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OH)2+2HCl=MgCl2+2H2O.
(5)步骤④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类似于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Br+Cl2=2NaCl+Br2;此反应能够发生是因为氯气的非金属性比溴的非金属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新华社2017年5月18日电,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连续8天稳定开采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与煤、石油相比,可燃冰污染小、热量大,而且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海洋资源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查阅资料,得到下列信息:
(1)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
(2)可燃冰开采难度大,如果气化后的甲烷逸散到空气中,将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3)海水“晒盐”得到的盐叫粗盐,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
他们分成两组对此进行探究:
Ⅰ组同学研究海底资源中的可燃冰,明确了两个问题:
(1)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可燃冰的着火点;
(2)可燃冰形成的条件与温度、压强有关.
Ⅱ组同学研究海水物质资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做了两个实验:
(1)模拟海水“晒盐”实验:将海水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吹干,产生白色固体,得到盐,这种结晶方法的原理是蒸发结晶.
(2)模拟粗盐除杂实验:
【提出问题】如何将粗盐中的CaCl2、Na2SO4杂质除掉
【可选试剂】稀H2SO4、稀HCl、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进行实验】
步骤过程现象实验解析
第一步产生白色沉淀加入过量溶液Na2CO3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第二步有气泡产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第三步蒸发所得溶液析出白色固体得到较纯净的食盐
【反思与评价】浩瀚的海洋将为我们全人类贡献丰富的资源.
同学们:除了可燃冰、食盐以外,你还能从化学学科角度再说出一种你所知道的海洋  资源吗?氯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C>B>A.
(2)t1℃时,25gA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的质量是95g;
(3)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③(选填序号);
①蒸发水 ②加入水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4)t2℃时,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A (填编号,下同),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B.车胎爆裂C.酒和醋的酿造D.玻璃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列示意图①~③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1)③中分子所代表的物质是图2中C(填字母)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图中A连接电源的负极(填“正极”或“负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剧增,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B.温室效应C.臭氧层破坏D.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NO3=2Ag+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
足量的锌和铝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B.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水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