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海南东线高铁的开通,改善了人们的出行.铁轨通常由锰钢制作而成,锰钢属于(  )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析 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可以据此结合锰铜的成分来解答.

解答 解:锰铜是由锰和铜混合之后融合而成的混合物,所以属于合金,即属于金属材料,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
故选A.

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实验室配制2000克19.6%的硫酸溶液.
(1)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溶液,需要水1600mL.
(2)浓硫酸溶解时,要在烧杯中先注入水,此过程要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迅速散热.
(3)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洗净后未晾干的细口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学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时候,课本上引用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图.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盘中的每一小块表示的是(  )
A.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frac{1}{12}$B.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frac{1}{16}$
C.一个碳原子的质量D.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2015年2月,中德科学家成功合成了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的钒的氧化物(V6O13),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3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28
C.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D.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2)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c端(填“c端”或“d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同学们对制作糕点常用膨松剂Na2CO3或NaHCO3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表1
20℃8%Na2CO3溶液8%NaHCO3溶液
pH10.68.0
表2
溶解度10℃20℃30℃40℃
Na2CO312.5g21.5g39.7g49.0g
NaHCO38.1g9.6g11.1g12.7g
【探究一】NaHCO3和Na2CO3性质差异的探究
(1)现有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2CO3和NaHCO3溶液酸碱性: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蓝色;酸碱度:NaHCO3溶液<Na2CO3溶液(填“>”或”“<”).
(2)稳定性:按图1,实验中可观察乙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对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性强(填“强”或“弱”).
(3)利用溶解度鉴别NaHCO3和Na2CO3:分别取Xg两种固体粉末加入20℃,10g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溶解现象来区分,X可以是下列的A.(选填A、B或C)
A.2g      B.0.96g      C.0.5g
【问题讨论】
(4)实验结束时,应先B(选填A或B).
A.熄灭酒精灯   B.将甲、乙烧杯移开
(5)甲认为探究稳定性实验中,由于受热时两物质温度不同,不能得到(2)中的结论,经对装置设计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得到上述结论,理由是碳酸氢钠的受热温度低于碳酸钠的受热温度.
【探究二】测定NaHCO3和Na2CO3混合物10.0g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图2,夹持装置略)


【问题讨论】
(6)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的目的是把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尽;
(7)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没有装置E,NaHCO3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会偏大(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8)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D中.
【含量测定】
(9)测得装置D的质量实验前为122.2g,实验后为124.4g,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知识拓展】
(10)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以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A,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用排水法收集,则需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反应结束后则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从方便操作的角度考虑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C,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浓硫酸(填写试剂名称).
(4)实验室常使用仪器E来收集气体,如现在要收集氢气,则气体从c(填“b”或“c”)端进入,有同学认为只要经过一定的改进措施,氧气也能从该端进入收集,则他的改进措施是在集气瓶中装满水;
(5)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当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d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进入长颈漏斗,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即可用作漂白剂,又可用作消毒剂.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
[Ca(ClO)2],漂白的原理是:Ca(ClO)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1)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HClO在常温下分解,反应为2HClO═2HCl+O2↑.某瓶HClO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减小(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在漂白粉中滴加盐酸,能加快漂白的速率.写出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O)2 +2HCl=2HClO+CaCl2
(4)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想知道该漂白粉是否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
【猜想】
猜想1: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
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CaCO3
猜想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石灰水、品红溶液、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
把导管插入另一试管里的石灰水中.
有气体产生,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2成立
②在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少量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科学》课本上是用图甲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而小明通过查询资料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利用四硫化钠
(Na2S4)固体替代红磷进行实验,其反应原理为:
  2Na2S4+O2+2H2O═8S↓+4NaOH.
实验步骤:
①将足量的四硫化钠(Na2S4)固体置于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并迅速塞紧橡胶塞,再充分振荡.
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乙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丙所示),取下橡胶塞,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④当管内液面稳定时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
⑤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第1次第2次第3次
h1/厘米11.011.411.6
h2/厘米8.79.19.2
(1)步骤①中进行充分振荡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2)根据3次实验数据,请你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9%(结果精确到0.1%);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与课本上的实验相比,其优点是节能、装置简单、气密性好等.(写出2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