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作制冷剂B.焦炭用于炼铁C.铜做导线D.石墨做铅笔芯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焦炭用于炼铁,是利用了焦炭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铜做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石墨做铅笔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常用的发生装置是A理由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 选的收集装置及理由是C或D,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能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导入.(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Ax-的核外电子数为Y,其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其核内中子数为(  )
A.M-X+YB.M+X+YC.M-X-YD.M+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①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
②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
③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
(1)操作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烧杯内有一定量的空气.
(2)操作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填序号)B,理由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石蜡能燃烧,且白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水蒸气是液态小液滴形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
(3)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C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5个磷原子5P;
(2)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3)三个过氧化氢分子3H2O2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正五价$\stackrel{+5}{P}$2O5;     
(5)用作人工降雨致冷剂的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氧气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
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小兰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frac{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③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甲烷、乙醇、汞、银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被称为绿色能源的是C2H5OH;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3)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因此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3)小明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生成物中没有CO32-
(4)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碱性;
【表 达】小军根据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发现问题】小娟发现在小军的实验中,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后,一会儿又变成无色.
【深入探究】实验三:探究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成红色的溶液为什么会褪色?
小娟经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将有关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1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配制成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反应激烈,有大量气体产生,并能使木条复燃
 取三份实验1所得溶液分装于三支试管中是进行如下实验:
2①第一份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②第二份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③第三份中先加水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①溶液变蓝且长时间不褪色
②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
③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
3①称取3.9g过氧化钠固体,逐滴加入约50mL水.
②待不再产生气体,10min以后,加入用小纸片包好的MnO2,迅速塞紧双孔塞,轻轻摇动反应器,纸包自动散开,MnO2与溶液开始接触.
①测得氧气体积为185mL左右
②又产生大量氧气,至反应完全以后,又测得产生了374mL氧气(两次测定条件均相同)
(5)根据小娟的实验探究,过氧化钠和水反应除了小军写出的反应外还存在另一个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2O2+2H2O═2NaOH+H2O2
(6)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猜想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物质是H2O2,请你用实验1所得的溶液,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在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少许MnO2,静置到无气体产生时,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且不再褪色.
(7)根据实验3测得的气体体积说明了水与Na2O2反应生成的H2O2约有$\frac{1}{3}$发生分解.
【反思与评价】根据小娟的实验探究方案,请你再提出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H2O2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