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国务院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涉及到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在以下研究领域内,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B. 合成药物

C. 将废旧塑料变为汽车燃料 D. 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D 【解析】 试题化学主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不能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18届九年级5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逐渐靠近而不接触,可观察到在空中有白烟产生,分析该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A. 该实验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 氯化氢分子和氨气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C. 两种物质在空中接触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D. 生成的新物质常温下为液态

C 【解析】 蘸取的浓盐酸和蘸取浓氨水有挥发性,两种化学物质挥发到空气中后接触,发生反应了,所以有白烟产生。A、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错误;B、氯化氢分子和氨气分子发生变化,错误;C、两种物质在空中接触时发生了化学变化,正确;D、烟是固态的,生成的新物质常温下为固态,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1身边的化学 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化学与我们生活、健康及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

(1)人体中有20多种必需的元素,缺乏________元素,导致贫血症。

(2)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大部分塑料制品的废弃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称为________。

(4)媒体曾报道过“面条可燃”,有市民误以为是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所致,但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面粉中主要含有________,属于糖类;面粉是可燃物,当它________和________时就能够燃烧(从燃烧条件来回答)。

铁加热煮沸白色污染淀粉;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 (1)缺铁会导致贫血; (2)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称为“白色污染”; (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软化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细菌微生物高温已失去活性; (4)面粉中主要含有淀粉;面粉是可燃物,当面粉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时,面粉就会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1身边的化学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道尔顿和汤姆生等科学家经研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B.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C.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D. 1996年,英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

B 【解析】 试题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道尔顿。但“原子论”中并没有将分子、原子分开。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的概念,并认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而不是现代化学。另外汤姆生是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因此A、C错误。1996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1身边的化学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 “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 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C. 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D. 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D 【解析】 试题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都是正确的。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是错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________ .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__

20.18

氖;9;氟气氖 【解析】 试题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故氖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0;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原子的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氟原子的增大原子比氧原子大,即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氟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2制取氧气同步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要在试管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装置,其原因是________;

(5)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

酒精灯铁架台B催化H2O2H2O+O2A防止粉末堵塞导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纯度更高 【解析】 在本题中,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就需要加热;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书写符号表达式时,注意化学式要写正确。 (1)酒精灯和铁架台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两种仪器;(2)过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河池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3)M、N分别是乙溶液t3℃时的两种状态,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

M________N(填“=”、“<”或“>”);

(4)若将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时,一定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填序号);

A.溶解度 B.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则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填“甲”、“乙”或“无法判断”)。

在t3℃时甲的溶解度为60g。甲=乙>丙。>;A。无法判断。 【解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 (1)据图可以看出,P点表示在t3℃时甲的溶解度为60g; (2)据图可以看出,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甲=乙>丙; (3)M、N分别是乙溶液t3℃时的两种状态,M是饱和溶液,N是不饱和溶液,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M>N; (4)若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