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利用金属。

(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 性。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铸造硬币用到Fe、Cu、Ni(镍)等金属,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 + H2SO4 == NiSO4 + H2 Fe + NiCl2 == Ni + FeCl2

则Fe、Cu、Ni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①实验中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观察到A处出现的现象是

②该实验要先通CO后加热,目的是

(4)小强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

溶液A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B,滴加

有气泡产生

固体B含有Cu、Ag和

【答案】(1)导电 Fe+CuSO4==FeSO4+Cu

(2)Fe>Ni>Cu(3)Fe2O3+3CO2Fe+3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4)Zn (NO3)2 Cu(NO3)2Cu(NO3)2 AgNO3 稀盐酸(或稀硫酸) Zn

【解析】

试题分析:(1)铜具有导电性,故能用作导线;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铜和硫酸亚铁:Fe+CuSO4==FeSO4+Cu;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镍位于氢的前面,但位于铁的后面:Fe>Ni>Cu;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是铁和二氧化碳:Fe2O3+3CO2 Fe+3CO2;该反应的现象是红棕色的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银的活动性比铜的弱,故加入的金属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反应完全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由于加入的锌的量不确定,故不能确定是否与硝酸铜发生了反应,但一定会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即固体中一定含有银,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由于锌、银、铜这三种金属只有锌能与稀盐酸反应,即加入的锌是过量的,即把硝酸银中的银和硝酸铜中的铜完全置换出来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电解水(H2O)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B. 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近期我国不少地区出现“雾霾天气”。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一种无毒无害的自然现象,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漂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响最大的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雾霾同时出现,水汽、静风、逆温、凝结核等条件缺一不可。

气象因素是形成雾霾污染的外因,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SOx、NOx、O3等污染物是形成雾霾天气的内因。细颗粒物主要来自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餐饮厨房排放、工地扬尘及生物质燃烧(秫秸)。

科学分析表明,机动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如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等,主要来源于汽油车和柴油车的使用。下表是同排量汽、柴油车排放量水平的比较。

排放物

PM2.5

NOx

CO2

CO

HC

汽油车排放量

1

1

1

1

1

柴油车排放量

10

3

0.75

0.5

0.5

目前有效的尾气治理方法是在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加装催化转化器,使CO、碳氢化合物、NOx三种有害物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反应,较快地转化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如右图所示)。

由此可见,在汽车排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有效治理雾霾。但治理雾霾仍将是一场持久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影响人体健康的角度上看,雾和霾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雾霾天气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地区禁止使用柴油车,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的排放。

(4)在催化转化器中发生了一系列反应,写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规定如下表所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表示)。

某化学兴趣

小组为测定当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将2 m3空气通入含碘(I2)量为2.54 mg的碘水中,经测定I2与二氧化硫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 + I2 + 2H2O ==H2SO4 + 2HI

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G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选“a”或“b”)进,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4)工业上用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来制取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①若要制取5.6t氧化钙,需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②小华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将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5g

1.5g

第二次加入5g

1.0g

第三次加入5g

0.5g

第四次加入5g

0.4g

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若要制取5.6t氧化钙,理论上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 ;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 ,则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2)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横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请再写一条规律: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某班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能发生反应,若二者可以发生反应贝Ⅱ何时恰好反应。

【设计与实验】

甲组: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几滴石蕊溶液,再向其中倾倒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乙组: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几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并且边滴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有些同学认为:甲组实验在操作上存在问题,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有些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不仅仅操作存在问题,在试剂的选择上也有不足,用“石蕊"溶液可以达到判断二者是否能发生反应的目的,但无法准确判断二者何时恰好反应,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同学们认为还是乙组的实验同时达到了上述两个目的。

【表达与交流】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乙组整个实验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通过上述讨论交流同学们感觉意犹未尽,于是老师给了相关资料(即:酸和盐、碱和盐的反应关系及条件)并提出要求:“要用盐溶液,对上述结论加以证明”,按照老师的要求甲组同学又重新设计并进行了一个实验,过程如下图。

【现象与结论】同学们在B中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同学们和老师探讨以后认为,该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但还需知道一系列相关的数据。实验要求过高,比较复杂!

【结论与总结】结合上述三个探究过程的比对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你认为在判断两种物质能否反应并且要清楚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设计和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和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才既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又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有害健康

B.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加会导致雨水酸性增强

C.白色污染的处理办法是将废弃的塑料就地焚烧

D.二氧化碳、甲烷和臭氧都是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