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 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使硬水变为软水
C. 为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 无色透明的深层地下水属于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在pH=2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O42﹣、Cl﹣ B.OH-、CO32-、Ca2+
C.Na+、SO42﹣、OH﹣ D.Na+、Cu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欲测定某未知浓度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配制30g 10%的Na2CO3溶液.
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 、转移.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 mL(从10、50、100中选取)的量筒.最后将碳酸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在标签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 (填序号).
A.30g B.10% C.Na2CO3溶液
(2)测定未知浓度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取50g Ba(OH)2溶液,逐滴滴加上述Na2CO3溶液的过程中,测得产生沉淀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溶液的质量为 g.
②请通过计算确定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 .
【实验探究】
(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也少许CaC1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 ,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 ,充分反应 |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为变 | 猜想 错误 |
②滤了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 | / | 猜想 正确 |
【评价反思】
(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写出1条即可).
(2)若要证明CaC1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的 .
(3)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 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核外电子数
D.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鞍我省今年部分城市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大了空气中PM2.5的浓度,出现雾霾天气.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
(2)如图是对燃烧条件及过程的探究.A中蜡烛燃烧一会熄灭,B中蜡烛正常燃烧,A、B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是 .C实验应用的灭火原理是 .
(3)D实验中小碟底部有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粒,石蜡和汽油都是石油的产品,为了减少汽车PM2.5颗粒物排放,你对燃油汽车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建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进行对比的目的是 .
(2)实验后,将A、B两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溶液无色.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提示:CaCl2+Na2CO3═CaCO3↓+2NaCl),所得混合物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四种情况,请补充完整(酚酞省略不写):①NaCl;② ;③ ;④ .若该混合物中溶液无色,选用一种试剂即可确定溶质成分是哪种情况,写出所加试剂,预期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钢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B.工业上用二氧化碳冶炼钢铁
C.用铁可以回收硝酸银废液中的银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