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如表除杂方法中,所用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杂质除杂的试剂和方法
ANaOH溶液(Na2SO4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
BKCl(MnO2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CO(CO2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通入并干燥
DNaCl溶液(Na2CO3足量稀盐酸蒸发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Na2SO4能与过量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钾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即可,无需进行蒸发,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1)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2)甲、乙同学实验结束后把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如图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其化学式为Cu(OH)2.大家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进行了实验探究.
【猜想】
猜想①:溶质有Na2SO4和CuSO4   
猜想 ②:溶质有Na2SO4和NaOH
猜想 ③:溶质有Na2SO4和H2SO4
你的猜想是Na2SO4 CuSO4、NaOH
【讨论】大家认为猜想③不正确,理由是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证明溶液不显酸性,即不可能有硫酸剩余.;
【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由无色
变为红色
 猜想②正确
【反思】若将化学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造成的危害有下水道的铁制管道被腐蚀,同时造成水质被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1所示.

(1)该同学能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该同学把制取气体后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6%的Na2CO3溶液,测得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数据如下:
Na2CO3溶液质量/g10203040506070
沉淀质量/g01n345m
则m=5.加入10g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请在图2中画出向废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X、M、N、Y、Z、W 6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氯、钙5种元素中的1~3种组成.
(1)X俗称烧碱,其化学式为NaOH.
(2)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M和N,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3)M在高温下与某红色固体反应,生成与其元素组成相同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在化学晚会上,小明同学选用X、Y、Z、W 4种物质为同学们做了变色小魔术,其操作及现象如下图所示(已知X、Z属于同类物质).

①Y溶液为稀盐酸.
②加入W溶液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Ca(OH)2+Na2CO3═CaCO3↓+2NaOH(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写出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兴趣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实验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产生的CO2质量,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计算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明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1)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Na2CO3+H2SO4=Na2SO4+H2O+CO2↑、H2SO4+2NaOH═Na2SO4+2H2O.
(2)浓硫酸的作用为吸水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3)能说明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的现象是继续滴加稀硫酸时,不再有气泡产生.
【交流讨论】经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图甲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有缺陷,则因方案设计缺陷而导致误差的因素有②③④(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实验改进】为减少误差,使测定生成CO2的质量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先关闭c,再打开a、b.
【数据分析】该实验测定工业烧碱的纯度,需要收集的数据有样品的质量和D装置增加的质量,若撤去图乙中的A装置,实验步骤同上,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也可用“沉淀法”来测定上述工业烧碱样品的纯度,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你认为选择哪种试剂更好,并简述理由:选BaCl2溶液更好.与等质量的碳酸钠反应,BaCl2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更大,称量时误差小,计算结果更准确.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滴加稀硫酸并不断振荡,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情况为①Na2SO4和H2SO4;②Na2SO4;③Na2SO4和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方法
AH2SO4溶液CuSO4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BCaCO3Na2CO3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Cu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的Cu(OH)2溶液,过滤
DN2O2通过灼热的炭层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学习完盐的化学性质以后,同学们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如图所示,它们在倾倒过程中观察到烧杯左侧的无色溶液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倾倒并经过沉降后,他们对最终烧杯内上层清液中所含有的离子展开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Na+、Ba2+、K+、OH-、Cl-
            乙:Na+、CO32-、K+、OH-、Cl-
            丙:Na+、CO32-、Ba2+、K+、OH-、Cl-
【表达与交流】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猜想不正确,理由是CO32-和Ba2+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溶液中的离子成分,甲取样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得出自己猜想错误,乙同学猜想正确的结论.请你完整的评价甲的实验及结论甲的实验只能说明溶液中不含Ba2+,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CO32-,所以只能证明甲自己猜想错误,而不能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在甲实验的基础上,乙同学取样向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过滤,向无色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上述实验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成红色现象,最终,乙同学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总结与交流】有的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有的步骤是多余的,你认为多余的步骤是向无色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理由是原溶液中一定含有OH-,向无色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没有必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分子O2
(2)氢氧根离子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化工生产中需要对原料提纯,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经测定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硫酸钠,为了除杂质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在实验室研究中某学生设计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步骤④过滤用玻璃棒的目的是引流.
(2)操作②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能否用硝酸钡溶液?说明理由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属于新的杂质;
(3)实际提纯操作过程中,每步所加药品都稍过量,目的是除尽杂质;
(4)步骤⑤加热蒸发时,应蒸发至B(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5)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说明理由不严密,所得氯化钠固体中可能混有少量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