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b>a=c;
(2)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b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
(3)若用10%的a溶液100g稀释成5%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frac{100g×10%}{5%}$-100g=100g;
(4)A、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t2℃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c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
B、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a、b的t2℃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溶液中的溶剂比b中少些,故B正确;
C、c晶体中含有少量a时可以采取加适量热水溶解后,趁热过滤的方法提纯c,故C正确;
D、b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b析出,故D错误;
E、t1℃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frac{20g}{120g}$×100%=16.7%,所以用固体a不可以配制20%的t1℃的溶液,故E错误.
故选:BC.
给答案为:(1)b>a=c;
(2)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
(3)100g;
(4)B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物质 | 甲烷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应前质量/g | 4.8 | 16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10.8 | 4.4 | a |
A. | X可能是反应物 | B. | 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
C. | X中含有氢元素 | D. | 氧气增加能减少X的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 |
B. |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 |
C. |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 |
D. |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桂花开时很远就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停运动 | |
B. |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
C. | 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 |
D. | 装满水的水壶,水烧开时水壶被顶起,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 C | D | |
X | HCl | HCl | CO2 | CO2 |
Y(足量) | Na2CO3 | NaOH | 浓硫酸 | NaOH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 |
B. |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 |
C.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
D. |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 |
B.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
C.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 |
D. | 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3)(4)(6) | B. | (1)(4)(6)(7) | C. | (3)(4)(7)(8) | D. | (1)(2)(4)(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